| 相如琴台古,人去台亦空。 台上寒萧条,至今多悲风。 荒台汉时月,色与旧时同。 |
| 茂陵多病后,尚爱卓文君。 酒肆人间世,琴台日暮云。 野花留宝靥,蔓草见罗裙。 归凤求皇意,寥寥不复闻。 |
| 闻有雍容地,千年无四邻。 园院风烟古,池台松槚春。 云疑作赋客,月似听琴人。 寂寂啼莺处,空伤游子神。 |
| 惺有雍容地,千年无四邻。 园院风烟古,他台松杨春。 云馄作赋客,月似听琴人。 寂寂啼茸处,空伤游子神。 |
| 古迹使人感,琴台空寂寥。 静然顾遗尘,千载如昨朝。 临眺自兹始,群贤久相邀。 德与形神高,孰知天地遥。 四时何倏忽,六月鸣秋蜩。 万象归白帝,平川横赤霄。 犹是对夏伏,几时有凉飙。 燕雀满檐楹,鸿鹄抟扶摇。 物性各自得,我心在渔樵。 兀然还复醉,尚握尊中瓢。 |
| 宓子昔为政,鸣琴登此台。 琴和人亦闲,千载称其才。 临眺忽凄怆,人琴安在哉。 悠悠此天壤,唯有颂声来。 邦伯感遗事,慨然建琴堂。 乃知静者心,千载犹相望。 入室想其人,出门何茫茫。 唯见白云合,东临邹鲁乡。 皤皤邑中老,自夸邑中理。 何必升君堂,然后知君美。 开门无犬吠,早卧常晏起。 昔人不忍欺,今我还复尔。 |
| 旧简拂尘看,鸣琴候月弹。 桃源迷汉姓,松树有秦官。 空谷归人少,青山背日寒。 羡君栖隐处,遥望白云端。 |
| 碧烟秋寺泛潮来,水浸城根古堞摧。 尽日伤心人不见,石榴花满旧琴台。 |
| 碧烟秋寺泛湖来,水打城根古堞摧。 尽日伤心人不见,石榴花满旧琴台。 |
| 野老篱前江岸回,柴门不正逐江开。 渔人网集澄潭下,贾客船随返照来。 长路关心悲剑阁,片云何意傍琴台。 王师未报收东郡,城阙秋生画角哀。 |
| 春色三千里,愁人意未开。 木梢穿栈出,雨势隔江来。 荒馆因花宿,深山羡客回。 相如何物在,应只有琴台。 |
| 木落园林旷,庭虚风露寒。 北里清音绝,南陔芳草残。 远气犹标剑,浮云尚写冠。 寂寂琴台晚,秋阴入井干。 |
| 凤沼才难尽,馀思凿西湖。 珍木罗修岸,冰光映坐隅。 琴台今寂寞,竹岛尚萦纡。 犹蕴济川志,芳名终不渝。 |
| 垂柳碧髯茸,楼昏带雨容。 思量成昼梦,来去发春慵。 梳洗凭张敞,乘骑笑稚恭。 碧虚从转笠,红烛近高舂。 怨脸明秋水,愁眉淡远峰。 小园花尽蝶,静院酒醒蛩。 旧作琴台凤,今为药店龙。 宝奁抛掷久,一任景阳钟。 |
| 剑南归受贺,太学赋声雄。 山路长江岸,朝阳十月中。 芽新抽雪茗,枝重集猿枫。 卓氏琴台废,深芜想径通。 |
| 人人入蜀谒文翁,妍丑终须露镜中。 诗景荒凉难道合,客情疏密分当同。 城南歌吹琴台月,江上旌旗锦水风。 下客低头来又去,暗堆冰炭在深衷。 |
| 深隐天台不记秋,琴台长别一何愁。 茶烟岩外云初起,新月潭心钓未收。 映宇异花丛发好,穿松孤鹤一声幽。 赤城不掩高宗梦,宁久悬冠枕瀑流。 |
| 甲第多清赏,芳辰命羽卮。 书帷通行径,琴台枕槿篱。 池疑夜壑徙,山似郁洲移。 雕楹网萝薜,激濑合埙篪。 鸟戏翻新叶,鱼跃动清漪。 自得淹留趣,宁劳攀桂枝。 |
| 神交尚投漆,虚室罢游兰。 网积窗文乱,苔深履迹残。 雪明书帐冷,水静墨池寒。 独此琴台夜,流水为谁弹。 |
| 晋安来越国,蔓草故宫迷。 钓渚龙应在,琴台鹤乱栖。 泛涛明月广,边海众山齐。 宾府通兰棹,蛮僧接石梯。 片云和瘴湿,孤屿映帆低。 上客多诗兴,秋猿足夜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