畎亩苍生念,闾阎白屋情。 览章时昃日,露祷必深更。 岁旱忧疑狱,天寒悯戍兵。 尚遗宽恤诏,朝野共吞声。 ¤ |
白屋多强仕,朱门屈壮夫。 万端皆落后,不独是屠苏。 |
凄凄风色紧,鸡犬静柴门。 田野无它事,溪山有此村。 暮寒深白屋,邻语近黄昏。 且复篝灯坐,空怜齿发存。 |
阖闾城里又元宵,白屋残灯照寂寥。 却忆旧时风景好,琉璃光里听笙箫。 |
心上无俗事,禅余只好吟。 命穷甘白屋,身健直黄金。 世路剑关险,侯门沧海深。 虚名何必尚,吾志在山林。 |
斯楼屡易名,一上一伤情。 白屋多为戍,青山半作城。 雨中春树出,风里晚潮生。 亦有归鸦早,闲鸣四五声。 |
东南民力知全竭,西北长城更欲修。 定有壮丁填野壑,况兼新麦在平畴。 寻常功业人知好,十万人心或可忧。 白屋书生真过计,便因家国泪横流。 ¤ |
过江形胜感宗臣,暇日登临似雒滨。 风景凄凉空举目,神州凋敝属何人。 棠花自发青芜杳,燕子初归白屋贫。 况是经过王谢宅,不堪衰草更沾巾。 |
士有避世者,高居浙江源。 王室方横溃,斯人独孤骞。 抱琴倚衡门,清风拂朱弦。 举世莫能屈,乃独诣任延。 扫门为辱,尺牍情屡宣。 意义有相激,权位非所先。 周公下白屋,斯礼自古然。 区区功曹檄,何足致高贤。 ¤ |
烦忧动我神,悲歌仍踯躅。 郁郁道傍柳,垂荫昔何绿。 严霜日夜寒,枝叶不复属。 四时相推斥,变化一何速。 俗子骛声华,世儒矜结束。 立身多所乖,年命伤局促。 子其爱景光,抱道在白屋。 |
白屋还施纷,莹莹雪不如。 更开三尺牖,照我五车书。 冬尽收芸草,秋来晒蠹鱼。 便便一梦觉,人道孝先闾。 |
牦牛不为麟,西施不负薪。 贵贱各有尚,知者察其真。 周公下白屋,天下乃归仁。 田窦相倾夺,玉石俱见焚。 大雅秉明哲,富贵成浮云。 昨日趋跄地,今为灰与尘。 济济鸿都士,何者结交亲。 我欲竟此曲,此曲难具陈。 ¤ |
献岁家园倚杖过,剧欢儿辈奈衰何。 寒贪棣萼连枝暖,病怯屠苏半户多。 白屋千家同惨淡,黄冠一老自婆娑。 长安日有维新诏,不必春风到薜萝。 |
清源一州耳,繁会二都间。 北走邯郸道,南开吴楚关。 歌钟连白屋,鸣跕俨朱颜。 可惜欢娱地,欺予两鬓班。 |
半生徒碌碌,百事未能周。 白屋方甘老,朱门忽见收。 登龙应有愧,得马正堪忧。 坐对盈樽酒,寥寥忆旧游。 |
... 虬须县吏叩门户,邻犬夜吠频惊眠。 雨中投泥东凿堑,冰上渡水西防边。 几家逃亡闭白屋,荒村古木空寒烟。 君独胡为有此乐,无乃地迩秦溪仙。 门前流水野桥断,不过车马唯通船。 秧风初凉近芒种,戴胜晓鸣桑头颠。 短衣行陇自课作,儿子馌后妻耘前。 白头虽复劳四体,若比我辈宁非贤。 旅游三十不称意,年登未具粥与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