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尺云岩佛阁前,晚钟疏叶思悠然。 岸边酌酒和清露,石上题诗染翠烟。 半岭泉鸣通古涧,数峰秋尽隔寒川。 西风似欲吹人起,去逐骑鲸汗漫仙。 |
危岭如登百尺楼,千般异景望中收。 浮生但向忙时过,万事须从静处休。 道直岂教容鬼怪,理平唯只使魔愁。 空门莫说无知己,满目松萝是我俦。 |
浙河十月菊犹斑,客御貂裘未觉寒。 迟暮更知为客恶,羁穷犹自借书看。 朔风几夜驱鸿雁,苦雨惊时损蕙兰。 安得雀离三百尺,一超纡谲破忧端。 |
雨后溪流尔许深,枕堤楼阁静沉沉。 暂来殊郁登临恨,欲别难禁去住心。 倚槛乍离桥百尺,系船犹恋柳千寻。 黄错最喜林端月,影掠波寒彻底金。 |
大象不游於兔径,针锋头上礼观音。 百尺竿头犹进步,十方沙界现全身。 |
空楼百尺江之浒,醉上凭轩怀故土。 数鸿秋入衡阳云,一帆暮过潇湘雨。 庾客伤心欲断弦,文通别泪空横柱。 旧山几亩林泉乡,安得归兮事农圃。 |
进步须於百尺竿。 二边休立莫中安。 要知玄露没多般。 花影镜中拈不起,蟾光空里撮应难。 道人无事更参看。 |
慵为香兰读楚骚,俊游不惮着鞭劳。 千钧驽底要方彀,百尺楼中气正豪。 水激鱼龙江月暗,云翻雕鹘海风高。 相逢要把精神对,应笑狂吟短发搔。 |
柘川之西有削石,屹立巍巍峻如壁。 下有沧浪百尺深,澄清恰似秋天碧。 逝者如斯竟不停,孺子长歌堪濯缨。 故知源头有活水,支流分派迢迢清。 |
重寻佳景冠南州,天与邦人作胜游。 百尺台成偏得月,四时花放不知秋。 当轩叠嶂高还下,傍槛长溪咽复流。 只道史君能共乐,有谁能会史君忧。 |
堂堂百尺楼,制作极华丽。 山围与水绕,秀色相妩媚。 上无狐鼠窥,下有鱼龙畏。 宾友升清虚,夷落耸瞻视。 南陲粗安堵,北鄙方举燧。 倚楼独何为,尚下忧国泪。 |
芸阁磨铅勘旧经,昔闻同舍此同升。 九楹置榻从颓偃,百尺浮空远湿蒸。 玉鱠堆盘鱼胜雪,绿荷倾饮酒凝冰。 家风牢落承推奖,深愧龙门昔有膺。 |
南楼吹笛何人怨,北窗垂杨永日闲。 何用绿杨高百尺,诗情笔趣总相关。 |
饱闻会稽道中好,未似隐几来归舟。 衰鬓犹堪扶槛笑,长江故作拍天流。 知容遥集几两屐,约胜元龙百尺楼。 时换薰炉办幽事,孤鸿落处有汀洲。 |
者个是百尺竿头,进一步则有象,退一步则无踪。 进退全机变,从衡振祖风。 都在南山掌握中。 |
谩将淡墨画垂杨,袅袅腰枝百尺长。 寄语行人不须看,一回看著断人肠。 |
针劄不到处,放下死蛇头。 唱拍相应时,根尘俱脱尽。 明眼汉,没窠臼。 百尺竿头放步行,大洋海里和身倒。 |
百尺竿头行阔步,紫罗帐裹撒真珠。 山僧赢得呵呵笑,未审诸人会无人。 |
瀛海茫茫又晚秋,瀛山漠漠几浮沤。 人间底事登高处,来上元龙百尺楼。 |
卧龙山下听吟松,细雨清明似梦中。 柳荫朱栏三百尺,渴乌犹自泣春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