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朱槛在空虚,凉风八月初。 山形如岘首,江色似桐庐。 佛寺乘船入,人家枕水居。 高亭仍有月,今夜宿何如? |
| 闲携九日酒,共到百花亭。 醉里求诗境,回看岛屿青。 |
| 百花亭上晚裴回,云影阴晴掩复开。 日色悠扬映山尽,雨声萧飒渡江来。 鬓毛遇病双如雪,心绪逢秋一似灰。 向夜欲归愁未了,满湖明月小船回。 |
| 亭高登望极,春心远近同。 莫恨荆台隐,云行不碍空。 柳色浮新翠,兰心带浅红。 若因鹏举便,重上龙门中。 |
| 晴气已复濁,虚馆可淹留。 微花耿寒食,始觉在他州。 自闻鼙鼓聒,不恨岁月流。 乱代有今夕,兹园况堪游。 云移树阴失,风定川华收。 曳杖新城下,日暮禽语幽。 群行意易分,独赏兴杂周。 永啸以自畅,片月生城头。 |
| 江陵一柱观。 浔阳千里潮。 风烟望似接。 川路恨成遥。 落花轻未下。 飞丝断易飘。 藤长还依格。 荷生不避桥。 阳台可忆处。 唯有暮将朝。 |
| 范公种竹水边亭,漂泊来游一客星。 神理不应从此尽,百年草树至今青。 |
| 湖边三月百花红,湖上游人处处通。 莫怪此渠来便去,都缘心地似虚空。 |
| 园林固足胜,景著必人贤。 将泛杯中物,远分湖水泉。 来从百花底,转向众宾前。 易醉缘多病,陪公愧少年。 |
| 长乐青门外,宜春小苑东。 楼开万井上,辇过百花中。 画鹢移仙妓,金貂列上公。 清歌邀落日,妙舞向春风。 渭水明秦甸,黄山入汉宫。 君王来祓禊,灞浐亦朝宗。 |
| ... 昔时载经人,辍耕仍佩牛。 椎埋昼行盗,闾里更相雠。 赵子尉平阳,始止惟民忧。 百花烂成围,幽禽哢春柔。 问子胡不乐,我心殊未休。 威明揉强梗,骄鹰化为鸠。 买犊解吴钩,束身自锄耰。 田庐户无枢,长物弃不收。 结亭自乐只,开编玩前修。 谁云酸寒吏,忧乐非身谋。 乃知君子怀,与世异沉浮。 嗟予一漫叟,放浪犹虚舟。 |
| 玉搔头绾绿鸦横,雾縠冰绡底样轻。 帘闭水晶无点暑,百花亭外度流莺。 |
| 百花亭畔梅全发,五柳门前草不凋。 贾舶分风两头去,渡船双桨一人摇。 |
| 向来南岳凤曾鸣,再驾缇屏又一星。 文物君谟丹荔谱,江山白傅百花亭。 舂容相与频呼斚,肯綮争看妙发硎。 紫橐青氊吾旧物,孔鸾行矣集明廷。 |
| 百花亭下花如海,子厚宅前溪似油。 幕下风流法曹掾,坐窗犹未作遨头。 |
| 天静终南高,俯映江水明。 有若蓬莱下,浅深见澄瀛。 群峰悬中流,石壁如瑶琼。 鱼龙隐苍翠,鸟兽游清泠。 菰蒲林下秋,薜荔波中轻。 山戛浴兰阯,水若居云屏。 岚气浮渚宫,孤光随曜灵。 阴阴豫章馆,宛宛百花亭。 大君及群臣,宴乐方嘤鸣。 吾党二三子,萧辰怡性情。 逍遥沧洲时,乃在长安城。 |
| ...万物成,梅实独先群蘤胎。 华实先天天不违,梅之是地义大矣哉。 纷纷余子不知本,祗说百花头上魁。 此语闻之梅亭翁,录以赠君君勿推。 |
| 岘山枕襄阳,滔滔江汉长。 山深卧龙宅,水净斩蛟乡。 元凯春秋传,昭明文选堂。 风流满今古,烟岛思微茫。 白雁暮冲雪,青林寒带霜。 芦花独戍晚,柑实万家香。 旧国欲兹别,轻舟眇未央。 百花亭漫漫,一柱观苍苍。 按俗荆南牧,持衡吏部郎。 逢君立五马,应醉习家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