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促送归客,短亭垂柳风。 离樽掩残日,去骑若轻蓬。 百里讴歌内,三年畏谨中。 乡人问蜀物,笑指一囊空。 |
百里溪流见底清,苕花蘋叶雨新晴。 南浔贾客舟中市,西塞人家水上耕。 岸转青山红树近,湖摇碧浪白鸥明。 棹歌谁唱弯弯月,仿佛吴侬《子夜》声。 |
春事侵红蕊,年光入白髭。 暖云笼月夜,斜照放灯时。 羁宦元无味,清愁只有诗。 故山无百里,梦寐数归期。 |
赣水南边北势回,层城中起郁孤台。 忆初二陆同登此,喜有阿连相继来。 旧事前游休感叹,清风佳景且徘徊。 天涯未有从日,百里区区亦象雷。 |
宁往百里步,曲木不可息。 宁忍三日饿,邪蒿不可食。 虽云食息顷,便分淑与慝。 志士当暮年,闻道转历历。 要使此一身,如琢复如滌。 整冠与纳履,微嫌费疏剔。 未若瓜李地,绝不见吾迹。 |
朝看江上枯崖山,憔悴荒榛赤如赭。 莫行百里一回头,落日孤云霭新画。 前山更远色更深,谁知可爱信如今。 唯有巫山最穠秀,依然不负远来心。 |
朝看江上枯崖山,惟悴荒榛赤如赭。 莫行百里一回头,落日孤云霭新画。 前山更远色更深,谁知可爱信如今。 唯有巫山最穠秀,依然不负远来心。 |
从陕至东京,山低路渐平。 风光四百里,车马十三程。 花共垂鞭看,杯多并辔倾。 笙歌与谈笑,随分自将行。 |
曲颍若秋蛇,屈盘鳞甲活。 问戍得耕人,拾鱼逢祭獭。 草窠残野烧,树挂经流沫。 百里相对看,频行媿迂阔。 |
卓尔西山百里强,累年家有桂枝香。 万株松竹封三径,数世儿孙食一堂。 客舍远连虚席密,县衙斜引阙门长。 就中好是华林墅,别种梧桐养凤凰。 |
寿溪百里荐寒流,来护杨君少尹丘。 三复先公当日翰,重修处士旧时楼。 高山不减八千仞,往事空馀五十秋。 辟作小斋教子侄,好将万卷著双眸。 |
凭高望尽寂寥天,与我闲情共渺然。 平展暮云三百里,积停春水二千年。 沙洲横渡荆江雨,石塔遥分岳麓烟。 老我未闻飞剑术,想须今度遇回仙。 |
路余百里两山间,水驿山程总不安。 谁把千金平滑蹬,免教一叶委惊滩。 行人感叹何时已,贤守功名百世看。 次第吾闽都似掌,却嗤蜀道号泥盘。 |
路馀百里两山间,水驿山程总不安。 谁把千金平滑磴,免教一叶委惊滩。 行人感叹何时已,贤守功名百世看。 次第吾闽都似掌,却嗤蜀道号泥盘。 |
同云收尽日曈曈,晓霁分明见九宫。 百里远排银笔架,半峰高叠玉屏风。 螺鬟矗矗深藏翠,石剑棱棱欲露锋。 纵使丹青施妙手,难将写入画图中。 |
已近山阳望渐宽,湖光百里见千村。 人家四面皆临水,柳树双垂便是门。 全盛向来元孔道,杂耕今是一雄藩。 金汤再葺真长策,此外犹须子细论。 |
三峡七百里,唯言巫峡长。 重岩窅不极,叠嶂凌苍苍。 绝壁横天险,莓苔烂锦章。 入夜分明见,无风波浪狂。 忠信吾所蹈,泛舟亦何伤。 可以涉砥柱,可以浮吕梁。 美人今何在,灵芝徒有芳。 山空夜猿啸,征客泪沾裳。 |
奇琛环赆满桐城,中有清冰一段明。 静室只知心可养,当官底患志难行。 三年两度承嘉话,百里无因诉别情。 预想山阴溪畔雪,扁舟访戴定寻盟。 |
准拟阳回气候更,而今抑塞转难平。 一春九十浑风雨,百里桑麻苦战争。 晓镜鬓如花尽落,午窗梦与鹤同成。 洗樽独酌幽篁外,挹溜何妨更濯缨。 |
昴宿腾辉落建溪,鸳鸿兄弟步云梯。 暂收鸾翼来栖棘,聊鼓牛刀为割鸡。 三月鸣琴初布政,万家磨石拟镌题。 情知百里难淹骥,行看天书下紫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