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篷背有霜篷底眠,梦中犹念草鞋钱。 强炊五斗官仓米,也趁千艘落水船。 居士秃巾撩楚雁,僧伽孤塔供淮天。 盱眙城在石色古,浪打至今端可怜。 | 
| 清如淮水未为佳,泉迸淮山好煮茶。 熔出玻璃开海眼,更和月露瀹春芽。 仰看绝壁一千丈,削下青琼无点瑕。 从事不浇愁肺渴,临泓带雪吸冰花。 | 
| 一名兼一尉,未足是君伸。 历数为诗者,多来作谏臣。 路翻平楚阔,草带古淮新。 天下虽云大,同声有几人。 | 
| 风林山阙处,茅舍两三家。 小驻加鹘队,重寻粟玉花。 疎烟横暖霭,碧溜漱晴沙。 野兴未渠尽,数峰明晚霞。 | 
| 红旗围皂盖,离迾碧山隅。 水色涵云树,宾筵著画图。 香温金凿落,花亚锦屠苏。 醉里银丝鱠,渔舟不待呼。 | 
| 锦席浮波影,牙樯转雾霏。 飞花窥碧酒,舞蝶傍红衣。 野日歌前淡,云峰望处微。 游鱼应与乐,啼鸟莫催归。 | 
| 缆解鸥飞处,船移柳影中。 林户桃李月,浦溆蕙兰风。 酒浅能无醉,歌长惜有终。 赋诗聊泚笔,寓意未须工。 | 
| 淮浦鳞鳞浸碧天,即今谁料作穷边! 空闻瓯脱嘶胡马,不见浮屠插霁烟。 亭障久安无檄到,杯觞频举有诗传。 长城万里英雄事,应笑穷儒饱昼眠。 | 
| 北风三日吹黄土,长淮浪高少人渡。 客愁正坐小窗间,眼明见此江南山。 好山连娟螺髻鬟,白云无心终日閒。 野桥溪水流弯环,旁有幽人昼掩关。 道路只今多险艰,林泉有约吾当还。 黄精可驻冰雪颜,时时令人双鬓斑。 | 
| 五月渡淮水,南行绕山陂。 江村远鸡应,竹里闻缲丝。 楚女肌发美,莲塘烟露滋。 菱花覆碧渚,黄鸟双飞时。 渺渺溯洄远,凭风托微词。 斜光动流睇,此意难自持。 女歌本轻艳,客行多怨思。 女萝蒙幽蔓,拟上青桐枝。 | 
| 东山与物远,松竹荫茅茨。 信有冥鸿志,难藏雾豹姿。 会招安石起,何患德璋移。 後日岩扉下,游人想履綦。 | 
| 君希谢太傅,筑室卧东山。 应携玉人去,为问何时还。 扁舟欲之东,霜落江潮悭。 难从京口渡,且转广陵湾。 与君合复离,悦若愁梦间。 婴疾再寒暑,医师怜我顽。 颓龄未遽尽,解组誓投闲。 幽岩有芳桂,晚岁约同攀。 | 
| 人家过午绝炊烟,陇上羸牛挽不前。 冠退皇恩方掩骼,民饥客饭只烹鲜。 观风到处春随马,楗水归时月满川。 王事独贤无倦色,鸡鸣起坐屋三椽。 | 
| 养蒙分四渎,习坎奠三荆。 徙帝留馀地,封王表旧城。 岸昏涵蜃气,潮满应鸡声。 洲迥连沙静,川虚积溜明。 一朝从捧檄,千里倦悬旌。 背流桐柏远,逗浦木兰轻。 小山迷隐路,大块切劳生。 唯有贞心在,独映寒潭清。 | 
| 江南淮北市初通,人语忻忻作好风。 抱耒只思耕陇底,买船谁复渡辽东。 向来熊耳真投甲,此去天山拟挂弓。 上策圣君今自治,白头忧国寸心同。 | 
| 桑间无褐半饥人,斗粟千金不换银。 末路多惭逭沟壑,长年敢笑走埃尘。 江声直下黄牛峡,河势遥分白马津。 回首向来征战地,壮怀俱在只伤神。 | 
| 海上狼烽不起烟,兵戈犹记旧年前。 岩居有客能招饮,肉食何人为给鲜。 但得生涯类盘谷,可无风景似斜川。 共寻餬口田三计较,仍办遮头屋数椽。 | 
| 猰犬妖狐合故栖,丞关底限一丸泥。 幄中已办吞青海,甲外宁惟馘白题。 犁老上庭烦指顾,笞中行背问颠迷。 提封旧物渠须计,一候鞮汗更向西。 | 
| 腊里花开已是迟,西湖十月见琼肌。 岭头犹说南枝暖,却向淮南觅北枝。 | 
| 只道横枝春未回,又疑不肯犯寒开。 逢人问讯花消息,不识江梅只蜡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