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荣如辱如,谁丧谁得。 萃如嗟如,不见声色。 为吏不残,去其败群。 好贤喜士,黾勉而勤。 子克家,吾税驾。 舍几而寝,漠然即化。 眉目在图,慰尔时思。 蔼然粹温,似无恙时。 |
| 士之坎壈,以其智多。 因坎壈以为师,用其多以见己。 相遭於功名之会,图像麒麟。 独行於寂寞之滨,照影溪壑。 大者四时尔,小者风雨尔,岂真我哉。 |
| 骨气已神仙,玄圃挺生贤。 面上四时春,心次一壶天。 人皆就法门栋梁上踔他光景,我道隶轩高士志趣飘然。 若也未知涯涘,为君指出言诠。 丹成若未归蓬岛,且结溪山风月缘。 |
| 皎然其毛颜也似玉,癯然其骨相也似竹。 悠悠然其心也,云与上云与下,飘飘然其身也,江之南江之北。 此所谓乐閒之道人,赞之者本堂老夫之醉墨。 |
| 常住不住,是真实义。 一幅丹青,辉天鉴地。 |
| 随物现处,廓清军宇。 不动神情,气蚕项羽。 |
| 山拥云腴,水怀月昼。 照彻体前,湛存身后。 机头梭路微分,针鼻线芒初透。 灵涵万象兮彼不遗余,坐断十方兮我无渗漏。 |
| 圆觉空明,胡来汉现。 一点灵光,万化千变。 |
| 生灭不灭,如水中月。 不可揽触,妙在甄别。 |
| 问道白云端,蹋著自家底。 无心万事禅,一月千江水。 路逢摩登伽,石上漫浇水。 赤土画簸箕,也有第一义。 谁言川藞磋,具相三十二。 |
| 唇口能缄,眉目如笑。 应外而冲,虚中而照。 全身放下是全身,一点独灵常了了。 |
| 冶百链之金,而中黄钟之宫。 琢无瑕之玉,而成夜光之璧。 可用飨帝,可用活国。 师旷不世而无闻,韫椟藏之而无闷。 士亦何得於山林,元勋而荩谷也故肥遯。 |
| 一步一弥勒,一句一释迦。 逢人虽不杀,袖里有青蛇。 是翠岩则二,非翠岩则别。 弥勒下生时,亦作如是说。 |
| 宝月清凉,寂照法界。 以沙门相,藏世间解。 谷响入耳,性不可为。 青莲出水,深不可窥。 万象纷披,花开古锦。 启迫群氓,与甘露饮。 哲人去矣,资何所参。 即事之理,塔锁终南。 |
| 廓然豁尔,师不自知。 工何能写,晬然衎尔。 工以为真,师不谓之假。 金然玉尔,物自宾之。 木然石尔,孰能亲之。 维丹青不能新之,其孰能陈之。 |
| 哆哆啝啝,搭猱左科。 吃十方饭,唱快活歌。 任疏慵,没礼数。 赶则去,招则住。 住似著衫,去如脱袴。 禅徒苦口劝和光,捏聚虚空要泊路。 |
| 诗书以沃其中兮,睟生盎乎吾之余。 衣冠以正其外兮,俨自媚乎吾之初。 情周乎与物兮,于由由而介介。 义见乎应事兮,于胶胶而舒舒。 庶乎免于今之世兮,其将进于马少游王彦方之徒与。 |
| 眼碧眉厖,足趺肩亸。 此庵样子,元来恁麽。 当年唱个无生曲,火冷云深从寡和。 如今口作挂壁闲,独说宗乘闹浩浩。 |
| 前波法涌,後波大通。 大通法涌,彻底澄空。 圆照愿海,千沤一实。 圆通法流,滔天沃日。 三世一念,十方见前。 铜崖铁壁,不可攀缘。 见即弹指,蹉过万千。 大则偏圆异位,通则真假同源。 观者著眼,是传非传。 |
| 一藤出山,来正人纪。 见艺祖太宗,曰天下定矣。 如月在天,去来无疵。 巍巍颀颀,为帝王师。 圣哲肺腑,天人眉目。 三峰遶宅,岁晚松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