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言软语。 长记那时,萧娘叮嘱。 清管危弦,前欢难断,鳞鸿无据。 纷纷眼底浮花,拈弄动、几多思虑。 千结丁香,且须珍重,休胡分付。 |
何处张弧鬼一车,中山曾见夜蒐图。 纷纷眼底朱成碧,后乘钟家有此姝。 |
庭树又秋花。 做弄年华。 满城霜气湿青笳。 眼底眉头愁未了,去数归鸦。 残月霭窗纱。 莫便西斜。 雁声和梦落天涯。 渺渺濛濛云一缕,可是还家。 |
断桥流水。 香满扶疏里。 忽见一枝明眼底。 人在山腰水尾。 梨花应梦纷纷。 征鸿叫断行云。 不见绿毛么凤,一方明月中庭。 |
小宴清秋。 霎时见了,雨散云收。 柳絮轻柔,梅花闲澹,宫院风流。 空教梦绕青楼。 待说个、相思又休。 无奈情何,不来眼底,常在心头。 |
奏赋谒金门,行尽云山无数。 尚有江天一半,买扁舟东去。 波神眼底识英雄,阁住半空雨。 唤起一帆风力,去青天尺五。 |
溪堂相望一百里,音问相疏十五年。 眼底浮华俱已矣,篱东老菊独依然。 登临不减青山兴,陶写独怀白石编。 待得秋风稍凉冷,方台深处扣真云。 |
空堂独坐叶纷纷,一雁南飞不可闻。 野色连天迷远望,高城落日乱寒云。 故人眼底无多在,客思秋来又几分。 莫怪临风倍惆怅,江乡犹忆白鸥群。 |
镜里朱颜一寸埃,感时怀抱向谁开。 典衣饾饤盘心菜,贳酒留连眼底梅。 三月莺花劳问讯,几家幡胜带能回。 新来不作温柔梦,有底诗情似玉台。 |
吴中好处是苏州,却为王程得胜游。 半世三江五湖棹,十年四泊百花洲。 岸傍杨柳都相识,眼底云山苦见留。 莫怨孤舟无定处,此身自是一孤舟。 |
先生出语已惊人,戏作梅花又逼真。 眼底江山诗有助,胸中丘壑画精神。 |
塞垣花气欲飞浮,眼底纷纷绿渐抽。 悠远山川嗟我老,急难兄弟想君愁。 旧知白日诸曹满,试问红灯几客留。 时节只应无意思,亦如何路判春休。 |
眼底春光正入年,社前燕子已言旋。 雨多厌听鸠夫妇,病起全疏酒圣贤。 旧喜作诗今已懒,君能得句我先傅。 略无好语傥嘉惠,只麽从权只麽樵。 |
芭蕉不展丁香结,匆匆过了春三。 罗衣花下倚娇憨。 玉人吹笛,眼底是江南。 最是酒阑人散后,疏风拂面微酣。 树犹如此我何堪? 离亭杨柳,凉月照毵毵。 |
点点琼酥,初寒乍结。 看来未忍轻轻折。 园林正告久萧条,春工著意饶先发。 眼底不凡,枝头自别。 也知彻苦宜霜雪。 这般风味凭馨香,怎教桃李同时节。 |
名利场中车马尘,区区有愧百年身。 如君未老甘闲退,眼底今方见一人。 |
王孙笔自徐州派,戏为诗翁写渭川。 眼底疏枝欹密叶,静含寒雨暝苍烟。 |
甚西风吹绿隋隄衰柳,江山依旧。 只风景依稀凄闵时候。 零星旧梦半沉浮,说阅尽兴亡,遮难回首。 昔日珠帘锦幙,有淡烟一缕,纤月盈钩。 剩水残山故国秋。 知否? 眼底离麦秀。 说甚无情,情丝踠到心头。 杜鹃啼血哭神州,海棠有泪伤秋瘦。 深愁浅愁难消受,谁家庭院笙歌又。 |
意气冲霄义薄云,白头倾盖即相亲。 耳边久不闻瑰论,眼底初惊见玉人。 历代文章空自变,致君风俗岁时淳。 世间别有经纶手,不属柴门老病身。 |
木落霜空眼底宽,一枝相映竹丛寒。 不须更觅吴州画,镜裹云山且共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