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落落昌黎老,风物萧萧李谪仙。 二子本来为独擅,使君才力已双全。 |
石与人俱贬,人亡石尚存。 却怜坚重质,不减浪花痕。 满酌中山酒,重添丈八盆。 公兮不归北,万里一招魂。 |
阵前仙琕生无愧,鼓下蛮奴死合羞。 三尺吴缣暗尘土,凛然苍鹘欲横秋。 |
在杯莫向前山举,楚水吴云此地分。 竹外谁家霜鹤唳,吟逋梅下昔曾闻。 |
轻尘不动马蹄催,警跸声中圣辇来。 汉代威仪周礼乐,太平天子拜香回。 |
紫烟敛翠碧天长,柳阴旌旗午尚霜。 一朵彩云擎瑞日,光华尽在舜衣裳。 |
辇路春风锦绣张,裁红剪绿斗芬芳。 黄罗伞底瞻天表,万叠明霞捧太阳。 |
海棠别得一风光,恨不生香转曲廊。 春睡太真困未足,胭脂露冷湿红妆。 |
古县东边仄径开,先生曾此属蒿莱。 鸾凤一去应不返,花柳当年皆自栽。 画壁苍茫留水墨,朱栏剥落长莓苔。 邻翁笑我来何暮,检点风烟兴尽回。 |
三十六宫中,手探足还蹑。 一元十二会,理乱在自睫。 我欲从先生, |
六经重刊定,炳炳如日月。 毫分而楼析,反约以详说。 千载开我人,遗书。 |
性命同一原,谁能发其奥。 茫茫太虚中,指出天与道。 精思与力践,千古为独到。 |
叹息苏子瞻,声名绝後先。 衣冠传盛事,兄弟固多贤。 感慨诗三百,流离路八千。 直心羞媚灶,忠力欲回天。 缧绁终非罪,江湖秪自怜。 饥寒常并日,疾病更连年。 明主无终弃,西州稍内迁。 奏言深意苦,感涕内人传。 前席须宣室,非熊起渭川。 君臣悦相遇,愿上角招篇。 |
炎炎太平翁,谁敢触其讳。 乞枭之藁街,公乃明大义。 至今读谏疏,凛凛有生气。 |
龙龟不再出,谁能探真精。 图书天所付,手授之二程。 欲知千载意,窗外草青青。 |
石井初筮时,已将教为政。 真成叔梁纥,有子为孔圣。 至今鳌山下,过者莫不敬。 |
八百里重湖,长涵太古波。 君山云出少,梦泽雨来多。 才子今方去,名楼必屡过。 楚辞休要学,易得怨伤和。 |
结宇嚣尘外,寓形天地间。 幽怀付松菊,高卧对云山。 门巷来人少,琴书竟日闲。 可怜朝市客,名利老朱颜。 |
下车先访俗,期减月椿银。 廉使旧知己,长宫贤过人。 吏稀中路接,山密道家邻。 县谱传无用,只将琴谱亲。 |
民情极简易,关决未应劳。 佳句宁我知,为君屈挥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