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四海九州虞雍公,擎天一柱雪山峰。 厥孙俊逸诗无敌,下笔縰横剑有锋。 旧日门生今白发,故人书札照苍松。 掉头读得纱巾落,如对青云阮仲容。 |
| 柴桑卧病一茅庐,或棹孤舟或命车。 道丧今朝逢祖谢,诗工独步过应徐。 万山不隔相思字,数月之间两得书。 廊庙方将访乔木,碧梧翠竹看新除。 |
| 原子保所得,所得在养心。 澹然处穷阎,蓬蒿绝车音。 结驷者谁子,排门顾同襟。 乃知能辩者,於道未为深。 |
| 手足恩情重,埙篪欢乐长。 要知能忘处,坟草两荒凉。 |
| 犯颜不但有边功,警跸前呼脱难中。 丧服三年移薄俗,因知能孝始能忠。 |
| 积雨深秋与恨翻,悠悠何力胜朝昏。 久同下里饶诗句,乍学高人傍酒樽。 径醉便知能傲世,狂吟更觉解招魂。 颇怜陶令徒全美,只肯丁宁乞食言。 |
| 达宦吾乡旧罕闻,跻荣两禁止三人。 二公嗟已归长夜,一老知能得几春。 轩冕但堪遮俗眼,湖山正限乐天真。 不妨日日花前醉,已是行年及七旬。 |
| 顷岁官尝傍紫虚,嵩云缑月笑谈余。 惟知猿鹤乞骸疏,不录熊罴谏猎书。 游寺但知能自与,焚舟不复问何如。 岩廊德量谁能比,大令山阴难并居。 |
| 天气冷涵秋,川长鱼正游。 虽知能避网,犹恐误吞钩。 已绝登门望,曾无点额忧。 因思濠上乐,旷达是庄周。 |
| 当涂连岁看烧灯,又见洪都烂满城。 紫陌人疑春欲晓,清宵天放月争明。 老逢好景知能几,暗数流年只自惊。 亦拟樽前成一笑,吾衰无复旧心情。 |
| 看去朱轓今已归,问予山郡几多时。 盘绦绫样知能盛,带叶甘香定不衰。 惜别荔枝红发{上髟下我},恨看山岭碧参差。 自怜藉手有何物,学把锄头不用嗤。 |
| 婉画循中道,廉名集美誉。 只知能解事,元为饱看书。 用法何庸尽,颁条本自疏。 酂侯端许继,不问吐茵车。 |
| 穷阎父子自相依,寂寂茅庐映竹扉。 瓜蔓水生初抹岸,楝花寒动却添衣。 吾玄自笑岂尚白,汝瘦元知能胜肥。 苦学勿为干禄计,宦途虽乐不如归。 |
| 头上酒巾为长物,据梧微咏意无涯。 人生行乐知能几,但见春风满路花。 |
| 清淡晓凝霜,宜乎殿颢商。 自知能洁白,谁念独芬芳。 岂为琼无艳,还惊雪有香。 素英浮玉液,一色混瑶觞。 |
| 盛德师尧舜,英姿肖祖宗。 太阳光遍照,沧海量兼容。 鸿业知能继,齐民望可封。 如何未五载,已上鼎湖龙。 |
| 借得山房住,清溪带晚林。 云应随鹤宿,诗亦对僧吟。 杯滑知能隽,窗深苦易阴。 剧知归思浩,吾亦识琴心。 |
| 星分井鬼占高躔,琐细还书食馔编。 不作屈原醒到死,却同李白醉登仙。 濡涎唧唧生泉眼,閟息陶陶乐瓮天。 口腹固知能累德,为渠风味一轩然。 |
| 仙翁去醉碧桃春,鹤背风吹万里身。 洞裹棋高饶岁子,瓢中诗好寄何人。 三峰紫翠浮亡屐,五岳烟霞染葛巾。 归日定知能缩地,莫教青竹化龙鳞。 |
| 吴中尝旧固无多,底事年来病作魔。 无妄那知能召疾,蹈仁谁谓反伤和。 阻操几杖候安否,宜遣音书问若何。 不药行将致康复,铜人公可手摩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