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唐朝「知音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唐]

    知音者诚希》

    知音者诚希,念子不能别。
    行行天未晓,携酒踏明月。
  • 2
    [唐]

    《赠知音

    翠羽花冠碧树鸡,未明先向短墙啼。
    窗间谢女青蛾敛,门外萧郎白马嘶。
    星汉渐移庭竹影,露珠犹缀野花迷。
    景阳宫里钟初动,不语垂鞭上柳堤。
  • 3
    [唐]

    《春遇南使,贻赵知音

    端居春心醉,襟背思树萱。
    美人在南州,为尔歌北门。
    北风吹烟物,戴胜鸣中园。
    枯杨长新条,芳草滋旧根。
    网丝结宝琴,尘埃被空樽。
    适遇江海信,聊与南客论。
  • 4
    [唐]

    《送卢虔端公守复州》

    师旷听群木,自然识孤桐。
    正声逢知音,愿出大朴中。
    知音不韵俗,独立占古风。
    忽挂触邪冠,逮逐南飞鸿。
    肃肃太守章,明明华毂熊。
    商山无平路,楚水有惊潈。
    日月千里外,光阴难载同。
    新愁徒自积,良会何由通。
  • 5
    [唐]

    《竹》

    篱外清阴接药阑,晓风交戛碧琅玕。
    子猷死后知音少,粉节霜筠谩岁寒。
  • 6
    [唐]

    《竹》

    篱外清阴接药栏,晓风交戛碧琅玕。
    子猷没后知音少,粉节霜筠漫岁寒。
  • 7
    [唐]

    《古意》

    碌碌复碌碌,百年双转毂。
    志士终夜心,良马白日足。
    俱为不等闲,谁是知音目。
    眼中两行泪,曾吊三献玉。
  • 8
    [唐]

    《作诗》

    作诗无知音,作不如不作。
    未逢赓载人,此道终寂寞。
    有虞今已殁,来者谁为托。
    朗咏豁心胸,笔与泪俱落。
  • 9
    [唐]

    《琴》

    七条丝上寄深意,涧水松风生十指。
    自乃知音犹尚稀,欲教更入何人耳。
  • 10
    [唐]

    《咏笛》

    凉秋夜笛鸣,流风韵九成。
    调高时慷慨,曲变或凄清。
    征客怀离绪,邻人思旧情。
    幸以知音顾,千载有奇声。
  • 11
    [唐]

    《题诗后》

    二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。
    知音如不赏,归卧故山秋。
  • 12
    [唐]

    《下第》

    下第只空囊,如何住帝乡。
    杏园啼百舌,谁醉在花傍。
    泪落故山远,病来春草长。
    知音逢岂易,孤棹负三湘。
  • 13
    [唐]

    《钧天》

    上帝钧天会众灵,昔人因梦到青冥。
    伶伦吹裂孤生竹,却为知音不得听。
  • 14
    [唐]

    《听歌》

    月上重楼丝管秋,佳人夜唱古梁州。
    满堂谁是知音者,不惜千金与莫愁。
  • 15
    [唐]

    《百舌》

    百舌来何处,重重只报春。
    知音兼众语,整翮岂多身。
    花密藏难见,枝高听转新。
    过时如发口,君侧有谗人。
  • 16
    [唐]

    《梧桐》

    亭亭南轩外,贞干修且直。
    广叶结青阴,繁花连素色。
    天资韶雅性,不愧知音识。
  • 17
    [唐]

    《苦吟》

    朝吟复暮吟,只此望知音。
    举世轻孤立,何人念苦心。
    他乡无旧识,落日羡归禽。
    况住寒江上,渔家似故林。
  • 18
    [唐]

    《言怀》

    干时虽苦节,趋世且无机。
    及觉知音少,翻疑所业非。
    青云如不到,白首亦难归。
    所以沧江上,年年别钓矶。
  • 19
    [唐]

    《孤桐》

    疏桐馀一干,风雨日萧条。
    岁晚琴材老,天寒桂叶凋。
    已悲根半死,复恐尾全焦。
    幸在龙门下,知音肯寂寥。
  • 20
    [唐]

    《席间咏琴客》

    七条弦上五音寒,此艺知音自古难。
    唯有河南房次律,始终怜得董庭兰。
相关诗人
相关字典
相关古籍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