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无人袭仙隐,石室闭空山。 避烧猿犹到,随云鹤不还。 涧荒岩影在,桥断树阴闲。 但有黄河赋,长留在世间。 | 
| 文昭有贤母,白首教篇章。 义并三迁峻,书成百卷长。 古今归石室,笔削纪萱堂。 鹿扰乌驯处,森森宰树苍。 | 
| 衍沃绵千里,融和被四时。 蚕丛角歌吹,石室盛书诗。 绿树藏渔市,清江遶佛祠。 吾行更堪乐,载酒上蟆颐。 | 
| 清要三朝望,文章一世荣。 掌纶夸独直,荷橐青群英。 石室资殚洽,金赖阐所明。 孤臣伤暮景,风雨自鸡鸣。 | 
| 怜君方迁戍,况我婴愁疾。 一别若流云,相从竟何日。 生平托交游,弱冠弄篇帙。 书愿藏名山,功期铭石室。 安知事不就,跌宕情如一。 已矣复谁陈,今亦反蓬荜。 | 
| 听政涉中昃,观书达夜分。 周王忘自逸,汉祖不知勤。 棣萼因心友,云间落笔文。 它年紬石室,光大继皇坟。 | 
| 九丹开石室。 三径没荒林。 仙人翻可见。 隐士更难寻。 篱下黄花菊。 丘中白雪琴。 方欣松叶酒。 自和游仙吟。 | 
| 独去何人见,林塘共寂寥。 生缘闻磬早,觉路出尘遥。 江雪沾新草,秦园发故条。 心知禅定处,石室对芭蕉。 | 
| 洞天人不识,龙亦自为名。 石室金壶发,丹床玉厂横。 曾经幽客住,不遣宿猿争。 坐觉羲和近,真骑紫柏行。 | 
| 寺古松楠老,岩虚塔庙开。 僧缘蚕麦去,官数荔支来。 石室无心骨,金铺称意苔。 若为刘道者,拽得鼻头回。 | 
| 地枕吴溪与越峰,前朝恩锡灵泉额。 竹林晴见雁塔高,石室曾栖几禅伯。 荒碑字没秋苔深,古池香泛荷花白。 客有经年说别林,落日啼猿情脉脉。 | 
| 关山迢递古交州,岁晏怜君走马游。 谢氏海边逢素女,越王潭上见青牛。 嵩台月照啼猿曙,石室烟含古桂秋。 回望长安五千里,刺桐花下莫淹留。 | 
| 个中别是一乾坤,蔼蔼祥云拥洞门。 天柱遥知锁金阙,绛桥仍想接崑崙。 仙人幻出珊瑚木,玉女妆成锦绣墩。 石室霜台更奇绝,桃源从此不须论。 | 
| 绿萝缘玉树。 光曜粲相晖。 下有两真人。 举翅翻高飞。 我心何踊跃。 思欲攀云追。 郁郁西岳巅。 石室青葱与天连。 中有耆年一隐士。 须发皆皓然。 策杖从吾游。 教我要忘言。 | 
| 尘劳最是爱山居,借得丹台半日余。 黄雪糁来松径满,白云飞去洞门虚。 扫苔有客题诗句,滴露无人校道书。 何日结巢依石室,早从湖海赋姨欤。 | 
| 持身非介亦非通,闲处工夫不堕空。 石室隐居虽我独,凤冈文社怀人同。 道镌一族多名士,惠浃千家有后功。 潜德自昭何待发,矧兹大笔诏无穷。 | 
| 羽人推转阿香车,童子穿松拾翠华。 天上赐衣沾雨露,山中诗锦织云霞。 瑶台紫气秋横剑,石室丹光夜走砂。 拟借茅君三白鹤,乘风骑到玉皇家。 | 
| 露门劝学首群公,石室还来复古风。 垂世文章崔蔡石,济时勋业管萧中。 持平愿取乘舟势,纳约先看补衮功。 力巩皇图知有道,先生心事与天通。 | 
| 袖拂仙风上翠微,山禽窥我怪儒衣。 岩编石室真奇趣,烟盖云幢似远围。 彩笔不随仙子去,青峰空伴野云飞。 我来续就承天赋,铁笛一声横鹤归。 | 
| 碧崖石室俯清涟,蟠蛰灵虬不记年。 委蜕去为天下雨,抱珠归作洞中眠。 照开雾脚澄溪月,滴破云根暗穴泉。 负郭胜游虽信美,桑间留爱我无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