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色凝秋藓,峰形若夏云。 谁留秦苑地,好赠杏溪君。 |
翰林遗迹镜潭前,孤峭高僧此处禅。 出为信门兴化日,坐当吾国太平年。 身同莹澈尼珠净,语并锋铓慧剑坚。 道果已圆名已遂,即看千匝绕香筵。 |
西山多奇状,秀出倚前楹。 停午收彩翠,夕阳照分明。 吾师住其下,禅坐证无生。 ②结庐就嵌窟,剪竹通径行。 ③谈空对樵叟,授法与山精。 日暮方辞去,田园归冶城。 ④ |
洛景城西尘土红,伴僧闲坐竹泉东。 绿萝潭上不见日,白石滩边长有风。 热恼渐知随念尽,清凉常愿与人同。 每因毒暑悲亲故,多在炎方瘴海中。 |
安禅一室内,左右竹亭幽。 有法知不染,无言谁敢酬。 鸟飞争向夕,蝉噪已先秋。 烦暑自兹适,清凉何所求。 |
山侣相逢少,清晨会水亭。 雪晴松叶翠,烟暖药苗青。 静对沧洲鹤,闲看古寺经。 应怜叩关子,了义共心冥。 |
花尽头新白,登楼意若何? 岁时春日少,世界苦人多。 愁醉非因酒,悲吟不是歌。 求师治此病,唯劝读楞伽。 |
吾师当几祖,说法云无空。 禅心三界外,宴坐天地中。 院静鬼神去,身与草木同。 因知护王国,满钵盛毒龙。 抖擞尘埃衣,谒师见真宗。 何必千万劫,瞬息去樊笼。 盛夏火为日,一堂十月风。 不得为弟子,名姓挂儒宫。 |
人言紫绶有光辉,不二心观似草衣。 尘劫自营还自坏,禅门无住亦无归。 松根穴蚁通山远,塔顶巢禽见海微。 每话南游偏起念,五峰波上入船扉。 |
头白已无行脚念,自开荒寺住烟萝。 门前路到潇湘尽,石上云归岳麓多。 南祖衣盂曾礼谒,东林泉月旧经过。 闲来松外看城郭,一片红尘隔逝波。 |
远近众心归,居然占翠微。 展经猿识字,听法虎知非。 泉注城池梦,霞生侍卫衣。 玄机不可学,何似总无机。 |
活得枯樵耕者知,巡方又欲向天涯。 珠穿闽国菩提子,杖把灵峰榔栗枝。 春藓任封降虎石,夜雷从傍养龙池。 生缘在地南浮去,自此孤云不可期。 |
琉璃师到城,谈性外诸经。 下岭雪霜在,近人林木清。 苔痕深草履,瀑布滴铜瓶。 乐问山中事,宵言彻晓星。 |
般若公,般若公,负钵何时下祝融。 归路却看飞鸟外,禅房空掩白云中。 桂花寥寥闲自落,流水无心西复东。 |
绝壑禅床底,泉分落石层。 雾交高顶草,云隐下方灯。 朝满倾心客,溪连学道僧。 半旬持一食,此事有谁能。 |
百尺青崖三尺坟,微言已绝杳难闻。 戴颙今日称居士,支遁他年识领军。 暂对杉松如结社,偶同麋鹿自成群。 故山弟子空回首,葱岭唯应见宋云。 |
净业初中日,浮生大小年。 无人本无我,非后亦非前。 箫鼓旁喧地,龙蛇直映天。 法门摧栋宇,觉海破舟船。 书镇秦王饷,经文宋国传。 声华周百亿,风烈被三千。 芜没青园寺,荒凉紫陌田。 德音殊未远,拱木已生烟。 |
杖屦相随任处便,不唯空寄上方眠。 归时亦取湖边路,晚映枫林共上船。 |
远公爱康乐,为我开禅关。 萧然松石下,何异清凉山。 花将色不染,水与心俱闲。 一坐度小劫,观空天地间。 |
秋景引闲步,山游不知疲。 杖藜舍舆马,十里与僧期。 昔尝忧六十,四体不支持。 今来已及此,犹未苦衰羸。 [予往年有诗云:三十气太壮,胸中多是非。 六十年太老,四体不支持。 今故云。 ]心兴遇境发,身力因行知。 寻云到起处,爱泉听滴时。 南村韦处士,西寺闲禅师。 山头与涧底,闻健且相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