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旧闻蜀酒浓,今乃举此觞。 可怜如甘言,难置烈士肠。 近者营糟丘,始传柱下方。 青菽为曲糵,碧蓼有微芳。 调和火齐得,泉洁器甚良。 酿成酌樽中,盎盎流琼浆。 味胜松醪春,色作竹露光。 知君却奇温,苫冷卧欲僵。 五十不致毁,无彻桂与姜。 强起为我饮,季冬天雨霜。 |
| 一簇墙阴绿正繁,不依朱户傍雕栏。 竹光苔色深相映,只许閒人静处看。 |
| 看月过天中,贪幽臭味同。 竹光延野碧,灯影染窗红。 听客谈时务,呼儿诵国风。 还思浮世事,到底是匆匆。 |
| 竹光野色净祠堂,古木千章俨在傍。 矫矫先生竟何在,痴儿犹认石为羊。 |
| 引道烦双鹤,携囊倩一童。 竹光杯影里,人语水声中。 不雨云常湿,无霜叶自红。 我来何所事,端为听松风。 |
| 竹光水色近宣华,仿佛江南万里家。 可是老谙春寂寞,夜深无梦到梅花。 |
| 问师云已出,杖履水东湾。 世上方多事,山中亦小闲。 竹光新雨后,禽语夕阳间。 自出云关去,钟声送我还。 |
| 行尽空房忽尽栏,竹光和月入亭寒。 壁间题字知谁句,醉把残灯子细看。 |
| 山亭对佳客,秋老暮烟横。 鸟下江如画,潮回浪有声。 竹光添麓润,诗思入门清。 偶约非因酒,相逢话此生。 |
| 市近清江隔,林深古寺幽。 竹光浓欲滴,山色翠交浮。 咫尺人稀到,寻常客共游。 机心吾已息,来往不惊鸥。 |
| 榆火逢佳节,棠阴接胜游。 移樽忻及暇,乘屐共寻幽。 日静竹光合,风喧花气浮。 主情殊未倦,衰暮为迟留。 |
| 书便莹滑如碑版,古来精纸惟闻茧。 杵成剡竹光凌乱,何用区区书素练。 细分浓淡可评墨,副以溪岩难乏砚。 世间此语谁复知,千里同风未相见。 |
| 桂隐闻知得雨来,榴花应对竹光开。 归家早见南湖月,饮水犹胜举酒杯。 |
| 柳阴庭院。 帘约风前燕。 着雨荷花红半敛。 消得盈盈绿扇。 竹光野色生寒。 玉纤雪藕冰盘。 长记酒醒人静,暗香吹月栏干。 |
| 槐影连阴,竹光搏露,小荷新绿浮圆。 簟纹如浪,绡帐碧笼烟。 回合溪桥一曲,初雨过、流水溅溅。 阑干外,沙鸥野鸟,飞过钓鱼船。 浮生,同幻境,眼空四海,迹寄三椽。 但随天、休问我后谁前。 要识渊明琴趣,真真意、都在无弦。 薰风里,纶巾羽扇,一枕北窗眠。 |
| 记石湖佳句,为海棠花,合来西蜀。 不道东州,更香霏情淑。 汉竹光中,召棠阴里,想清欢未足。 少驻旌麾,姑留樽俎,待春风曲。 见说吾家,丹溪老子,万籍名堂,孙枝犹馥。 南极星边,正魁星明烛。 五马归来,一龟无恙,访旧松新菊。 从今长伴,西山一佛,镇岷江绿。 |
| 全似襄阳隐士家,只添灵照减丹霞。 晚山寒后犹疑远,古木春来亦好华。 酒似竹光仍斩绿,人如锦面更添花。 了知衰病轻成醉,不但流涎向麹车。 |
| 泉上新台紫翠环,暮春修禊俯潺湲。 汉流尚带桃花水,云气初披杏子山。 柳絮轻扬晴日暖,竹光不动午阴閒。 时和岁稔游人乐,一醉聊开病守颜。 |
| ...夜方中,为豁幽兴开房栊。 吴天洁净无云踪,万时三色磨青铜。 明月皎皎行虚空,穿松透竹光玲珑。 猛虎忽啸茅屋东,林树叶叶皆生风。 壮哉宿客清溪翁,对月与我调丝桐。 不拘商羽徵角宫,五音迭奏意无穷。 希声一一关天聪,天神下假山鬼从。 玄鹤抃舞节奏同,延颈舒翼多仪容。 尝闻雅乐与政通,乃知此语非颛蒙。 更漏欲彻曲未终,西邻忽打五鼓... |
| 犯暑日午来,坐到日落归。 松桂全团团,竹光净晖晖。 乳窦成濯缨,绿染身上衣。 却倾所携酒,对酌老石矶。 幽鸟当歌者,荐以首山薇。 敛藏大千界,游戏尘尾挥。 寺门长安道,结束驷马肥。 醉乡访腥荤,屏风肉红围。 我亭不关锁,何人款柴扉。 掉臂樵担行,藤萝自烟霏。 古所谓迂阔,若此二子稀。 既非携娉婷,又乏玉鞍飞。 不知有何好,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