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微光已成魄,隐隐夕阳间。 六幙无人卷,一钩长自闲。 轮随明月长,香逐桂枝还。 三五相将近,分明照竹关。 |
| 乍见即言还,望云归远山。 舟行白鸟外,路出绿阴间。 邻父开松径,家童扫竹关。 世途方扰扰,谁复似君闲。 |
| 宦游二十载,时异即东还。 勇弃斗升给,本无分寸攀。 家贫空归巧,学废重时顽。 平世已无况,况巢松竹关。 |
| 行尽芙蓉径,寻秋扣竹关。 楼高纳万象,木落见群山。 平野水云际,画桥烟雨间。 红尘城下路,只隔一湖湾。 |
| 太白空来数百年,贯之今称隐其閒。 静应笑我藏名拙,惹得人多到竹关。 |
| 不能骑马趁朝班,自跨黄牛扣竹关。 无德可称徒富贵,有钱难买是清闲。 人行踯躅红边路,日落秭归啼处山。 遥望蓬莱在何许,扶桑东畔白云间。 |
| 烟萝拥竹关,物外自求安。 逼枕溪声近,当檐岳色寒。 药苗应自采,琴调对谁弹? 待了浮名后,依君共挂冠。 |
| 有客过松径,呼儿下竹关。 张灯深夜语,沽酒远村还。 醇异交公瑾,清非醉景山。 剧谈自有理,不在浊醪间。 |
| 住亦无依去是闲,何心终恋此林间。 片云孤鹤东西路,四海九州多少山。 静坐趁凉移树影,兴随题处著苔斑。 秋来洗浣行衣了,还尔邻僧旧竹关。 |
| 旧宅谁相近,唯僧近竹关。 庭闲云满井,窗晓雪通山。 来客半留宿,借书多寄还。 明时未中岁,莫便一生闲。 |
| 旧日曾来处,厅寒云月閒。 坐忘无局务,起晏不朝班。 苔竹关幽事,湖山怪老颜。 一生忧治世,今转觉多艰。 |
| 李白高吟处,师归掩竹关。 道心明月静,诗思碧云闲。 绿树寒凌雪,飞泉响遍山。 自惭丘壑志,皓首不知还。 |
| 垂垂甘自养衰残,度岁无人到竹关。 何幸文星枉嘉什,殷勤相唤出层山。 |
| 病卧瘴云间,莓苔渍竹关。 孤吟牛渚月,老忆洞庭山。 壮志潜消尽,淳风竟未还。 今朝忽相遇,执手一开颜。 |
| 独宿西充馆,云雰洒竹关。 薄寒生永夜,乱响度空山。 残月犹共白,春风相与还。 一枝梅未寄,归梦越巴蛮。 |
| 清溪幽隐处,白首性情闲。 鹤起开松径,风归闭竹关。 道书堆几上,耕耒挂床间。 坐悟忘言理,令人不解还。 |
| 诏命虽殊异,行装亦等闲。 蓬壶如得路,藜杖似归山。 赴约过嵩岭,辞家到竹关。 从兹位清峻,野客转难攀。 |
| 精庐遥结翠微间,借得云窗一夕闲。 流水断桥通古路,斜阳残磬下空山。 犬声似豹闻茅舍,萤火随人入竹关。 桑柘满村堪寄隐,与君吟卧却忘还。 |
| 昨日分携后,回头望竹关。 相亲唯白水,所见但青山。 云近人家远,苔生石径斑。 闻钟知有寺,又在渺茫间。 |
| 清泉长日漱潺湲,豸史峨冠访竹关。 自笑道人迂野性,相逢先问武夷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