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秋雨滴寒竹,主人魂梦清。 客来听未惯,认作打篷声。 |
| 玉立诸君子,苍髯十八公。 有此岁寒质,胡能媚东风。 勿堕长房术,勿受秦皇封。 深期老此堂,长与幽人同。 |
| 江上樯竿一百尺,山中楼台十二重。 山僧楼上望江上,遥指樯竿笑杀侬。 |
| 谁道清贫守冷官,遶家十万翠琅玕。 直应流水深相与,不待清风已自寒。 学得凤鸣真自许,化成龙去不终蟠。 知君何世无来者,可是王郎独与欢。 |
| 凉夜竹堂空,小睡匆匆醒。 庭院无人月上阶,满地栏干影。 何处最知秋,风在梧桐井。 夜半骖鸾弄玉笙,露湿衣裳冷。 |
| 凉夜竹堂虚,小睡匆匆醒。 银漏无声月上阶,满地阑干影。 何处最知秋,风在梧桐井。 不惜骖鸾弄玉箫,露湿衣裳冷。 |
| 竹堂梅花一千树,晴雪塞门无入处。 秋官黄门两诗客,珂马西来为花驻。 老翁携酒亦偶同,花不留人人自住。 满身毛骨沁冰影,嚼蕊含香各搜句。 酒酣涂纸作横斜,笔下珠光湿春露。 只愁此纸卷春去,明日重来花在地。 |
| 学稼古寺侧,结庐高柳阴。 音书故交绝,岁月杜门深。 新雪添衰鬓,寒灰死壮心。 西州贤别驾,连日肯相寻。 |
| 云气四菡雷蓄怒,山雨一来风借助。 抱头乳燕竄低檐,噤口黄鹂在深树。 竹围万槊齐惊呼,老松不动如亚夫。 何人笔端带三昧,画作竹堂风雨图。 |
| 萱草须锄莫放深,竹须剪伐待成林。 一花一叶皆相附,要使儿孙识此心。 |
| 境外欢良晤,壶觞恋夕阴。 暝云沉碧殿,凉雨澹珠林。 存没悲前事,荣枯怆暮心。 一樽仍自惜,惆怅别时襟。 |
| 渊明喜种菊,子猷喜种竹。 托物虽自殊,心期俱不俗。 千载得李侯,异世等风流。 为官恐是陶彭泽,爱竹最知王子猷。 寒窗对酒听雨雪,夏簟烹茶卧风月。 小僧知令不凡材,自扫竹根培老节。 富贵于我如浮云,安可一日无此君。 人言爱竹有何好,此中难为俗人道。 我于此物更不疏,一官窘束何由到。 |
| 壶中老子兴不浅,丰颊樽前胜玉梅。 肯为莼羹下犀箸,聊凭催促好诗来。 |
| 往时{賸月换贝}喜亲标格,今日无因款话言。 兀坐书斋饱蔬食,想公饮客厌熊蹯。 |
| 先生一室如悬罄,弹铗浩歌谁复听。 篮舆每出欠仆夫,蹇驴试跨愁泥泞。 南坡日涉恐负渠,寸步跻攀如折胫。 偶向田头问小溪,何妨竹里通幽径。 杖藜从此便还往,出趁晨光归及暝。 更遣苍头佩一壶,醉中却爱风吹醒。 |
| 春苑月裴回,竹堂侵夜开。 惊鸟排林度,风花隔水来。 |
| 江城吏散卷春阴,山寺鸣钟隔雨深。 招取遗民赴僧社,竹堂分坐静看心。 |
| 寻师来静境,神骨觉清凉。 一饷逢秋雨,相留坐竹堂。 石渠堆败叶,莎砌咽寒螀。 话到南能旨,怡然万虑忘。 |
| 负气争权事可悲,金貂绣轂尽何之,唯闻野棘盘荒冢,只见空陵叠坏碑。 灯暗竹堂行道夜。 烟昏石窟坐禅时。 怡然自得真栖处,何用经营别路岐。 |
| 南湖天竺旧同游,心恋青灯老未休。 梅坞春风吹梦破,竹堂秋雨滴人愁。 鼎分角立英雄世,虎逝龙亡寂寞秋。 天地独教吾辈在,临风三些涕横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