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柳郁青青,竹枝无限情。 同郎一回顾,听唱纥那声。 |
解笔淋漓写竹枝,分明风雨满天时。 此中意恐无人会,更向其间赋小诗。 |
万竿丛里立嶆峨,叶叶清风受用多。 见说香山老居士,夜深犹唱竹枝歌。 |
上硖闻竹枝,入秦闻乌乌,奏曲未及终,涕泪凄已濡。 还山风月夕,菱唱起镜湖,虽无远游感,白首亦穷途。 |
年华偃蹇留不住,鬓雪纵横耘更多。 乐天不生梦得死,恨无人续竹枝歌。 |
前堂尽烛残凝唳,半夜清香旧惹衾。 烟锁竹枝寒宿鸟,水沈天色霁横参。 |
四十年来画竹枝,日间挥写夜间思。 冗繁削尽留清瘦,画到生时是熟时。 |
万州溪西花柳多,四邻相应竹枝歌。 问君今夕不痛饮,奈此满川明月何! |
老来百念尽消磨,无奈云安入梦何! 壮忆公孙剑器舞,愁思宾客竹枝歌。 |
巫山花已红,楚水波新绿。 两两浣纱人,照影斗妆束。 笑问《竹枝词》,何如《采莲曲》? |
春尽江南归已迟,湘南风雨度花时。 无因剪取湘江色,携看江屏画竹枝。 |
一束龙吟细竹枝,青娥擎在手中吹。 当时纵使双成在,不得如伊是小时。 |
春来还似去年时,手把花枝唱竹枝。 狂瘦未曾餐有味,不缘中酒却缘诗。 |
游子去游多不归,春风酒味胜馀时。 闲来却伴巴儿醉,豆蔻花边唱竹枝。 |
笋从初箨已方坚,峻节凌霜更可怜。 为报世间邪佞者,如何不似竹枝贤。 |
峡水方中驻,归舟溯蜀门。 竹枝声处处,梅蕊雪村村。 来去山峦笑,啼号地主恩。 幸然穷性命,不必赋招魂。 |
楚人歌竹枝,游子泪沾衣。 异国久为客,寒宵频梦归。 一封书未返,千树叶皆飞。 南过洞庭水,更应消息稀。 |
滩恶黄牛吼,城孤白帝秋。 水寒巴字急,歌迥竹枝愁。 树暗荆王馆,云昏蜀客舟。 瑶姬不可见,行雨在高丘。 |
客路风尘化素衣,闲愁冉冉鬓成丝。 平生不负月明处,神女庙前闻竹枝。 |
秭归城邑昔曾过,旧诚无人奈老何。 独有凄清难改处,月明闻唱竹枝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