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王笔法源于苏,奕然世全繇庭趋。 奁中手泽他岂无,义与事比当特书。 巨编剪取删繁芜,盛心端可传遗孤。 百年小楷照乘珠,为问汗青谁董狐。 |
以帝傅,从赤松。 有荣名,华厥躬。 超二疏,列三公。 瞻中台,祖上东。 焕衮舄,乐鼓钟。 寿九袠,天报丰。 思其人,想清通。 观笔法,犹雍容。 |
笔法推黄子,钟王共一机。 试摹三大字,归榜旧岩扉。 |
笔势之伟,笔意之诣,笔法之粹,是三者固定足以名家而无愧矣。 於虖,佑陵天纵八体,公蒙识拔,独在初岁,亦宜有此具美也。 宝此幅纸,以见太平之游艺,惟秘阁是亲。 |
事上官当以主。 溢美而言,是谓私徇。 唐君果何人,面临是此于宝晋。 予盖于是三叹,则前朝之得士,而未暇及笔法之神隽也。 |
庐山之下仙佛之庐,多公题扁,予熟其体矣。 而今见其帖,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。 岂所施有异,而笔法亦随以变。 遒而不流于介,婉而不失其健,予犹愧乎知书之浅。 |
银钩铁画忆珍题,笔法精神逼会稽。 可是荆州佳子弟,争怜野鹜厌家鸡。 |
大灵寿日月,化石皖公陂。 偶无斧斤寻,不作宰上碑。 倾首若有谓,指泉来自西。 泉甘崖木老,坐啸欲忘归。 风流裴通直,商略从我嬉。 莳梅盈百科,洗石出岖奇。 更约聘石工,鑱我灵龟诗。 舅弟妙学古,亦复古须眉。 卿家北海公,笔法可等夷。 为我书斯文,要与斗牛垂。 |
暗喜莲峰作近邻,拨开云雾见师频。 有时问个艰难字,便沐周旋说与人。 唐李监应留后迹,汉蔡邕想是前身。 堪嗟继踵无徒弟,笔法收藏在渭滨。 |
手补天工笔法奇,笑将造化作儿嬉。 胸中夜雨浇龙干,纸上春风舞玉蕤。 云水一生无别好,琴心三叠有谁知。 今宵松殿相期会,弹到西山月落时。 |
不见鲁公断石,谁家为础为杠。 笔法锥沙屋漏,心期晓日秋霜。 |
平生笔法蔡中郎,到处标名忆仲房。 一涕无从人不见,云峰亭不水茫茫。 |
人家落落堕荒丘,碑带苍苔独自留。 博陆脊梁浮日月,中郎铭笔法春秋。 一抔谁下寻坟马,片石今供砺角牛。 惟有斜阳閒照管,肯和鸦影上螭头。 |
公在嘉佑,辅政受遗如毕公高,勋烈堂堂,奉同而隮也。 公在治平,清净画一如曹相国,德心休休,比规之随也。 公在熙宁,功成身退如裴中令,寿隽番考,乐以全其归也。 帖字宛然,既庄而复厅也。 周密无间,笔法繇此推也。 予得而藏,尚可以想麒麟之黄姿也。 |
...清画龙蛇,满轴烟云翻捻指。 二子相去数百年,笔端妙意谁能传。 双溪道人何所授,一见笔法堪齐肩。 笔一淡,轻烟映出垂杨岸。 远山依约不还无,斜照不红秋水漫。 笔一浓,黑云万叠翻狂风。 江天日暮暗烟霭,天地星斗皆昏朦。 潇洒诗人不解语,被君吐作无声句。 何时觅取绡一缣,写我英姿伴烟雨。 |
无尽之学,出入孔释。 故其笔法倜傥斜直,于跌宕中时入绳墨。 亦犹即绍圣以侮元佑之正,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。 凡是心之所蕴,已毕寓于声画。 虽曰自盖,断犹可识。 使其知根荄之物则,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。 如是帖者,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。 |
若言笔法穷绝艺,书一字,至百字,八法从前亦非细。 分间布白要審详,浓淡均匀看可戏。 一则一,二则二,消息踪由无纵恣。 纸为阵,笔为矟,将军须是有谋略。 墨要乾研清神思,点画临时要廓落。 形势奇状似龙蛇,平头大小宜斟酌。 曲须曲,直须直,意气方刚须雅饰。 闲暇规矩有指归,圆转楷模堪法则。 堪法则,有迟速,相钩相连光熠目。 古隸... |
...,夜度亦大遄。 迩来五百载,兵火数变迁。 惟余坠腰石,绳窍徒空穿。 堂堂吴生画,笔法世所贤。 绢素虽朽蠹,丹青尚依然。 嗟予二三子,平生慕真诠。 来游获瞻仰,投老当周旋。 独恨走俗状,明朝又加鞭。 临池更徘徊,圆荷汎漪涟。 |
...赐紫薇诗,袖里骊珠光的烁。 小臣谬直白玉堂,也纡皇眷摛云章。 云章元是七德舞,字字笔法超钟王。 两朝相望九十祀,长庆集中偏属意。 咸池日照草木光,天门龙跃鱼虾悸。 我皇英锐真太宗,文武神圣功德隆。 黄钺指期擒颉利,捷书先献大安宫。 元和学士白居易,臣非其才私有志。 愿随班贺四海清,续唐之歌夸万世。 |
...,锦组联琼琚。 时时出险语,意外研精麤。 穷奇变云烟,搜怪蟠蛟鱼。 诗成多自写,笔法颜与虞。 旋弃不复惜,所存今几余。 往往落人间,藏之比明珠。 又好题屋壁,虹蜺随卷舒。 遗踪处处在,余墨润不枯。 朐山顷岁朏,我亦斥江湖。 乖离四五载,人事忽焉殊。 归来见京师,心老貌已癯。 但惊何其衰,岂意今也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