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次富盘错,笔端妙苍翠。 霜枝岂人为。 烟叶有生意。 与可骨已朽,此法谁复嗣。 伟哉寻丈姿,绰有万心势。 |
当时驴觑井,如今井觑驴。 酒醒溪边思往昔,至今方觉彼区区。 空花解弄儿路,蝶引痴蜂入网蛛。 谁是那头能警叱,回光返照越贤愚。 云盖瓦铺须子细,笔端有显文殊。 |
太史笔端云似画,老从星外月如规。 十分酷似梅花瘦,一点非关玉琯吹。 谏草成山安用许,槐庭转日未应迟。 东风快便公须醉,莫问人间是几时。 |
口伐奇谋讋可汗,归来犹著侍臣冠。 燧林草色供诗思,凤沼春波滟笔端。 谁谓玉堂真学士,暂临桂管小长安。 元戎十乘无遄迈,上阁宣麻句已团。 |
九重无路扣天阍,万里何进返荜门。 岁晚浓愁催白发,夜来只影落寒樽。 谁令兴发水云国,独忆春归花柳村。 知有笔端三昧力,试将些语为招魂。 |
生平只为爱梅看,故喜春风上笔端。 短轴携来新茧密,横枝化作老龙蟠。 瘦于影落蟾波夜,清似香飘雪岭寒。 拟贴曲屏圆好梦,苦吟依旧错凭栏。 |
笔端随意出洪纖,康俗山前自在禅。 已把屋来嘲作瓮,更将诗去谄为天。 蛆浮蠛舞无多子,鹍运鹏游即大千。 敢向时人称万卷,不妨李渤但如拳。 |
裴友西来咏古风,驱驰万象笔端空。 尚将物色留分我,远近青山烟雨中。 |
初寮久已往,今谁主文盟。 王公有嫡孙,见者服且惊。 胸中九云梦,笔端三折拔。 招致道山中,掉头不肯应。 论事常山蛇,持身玉壶冰。 平生谢先容,要津真自登。 |
胸次峥嵘落笔端,壁题留与老夫看。 枯槎尚倚春风力,苍竹从来自岁寒。 |
胸中深蟠万卷馀,笔端倒倾蚁室珠。 掖垣政要舍人样,致主泽民推宿儒。 |
毗卢大经卷,尘识久埋藏。 上人笔端力,掇出放毫光。 笑他自城游历,自倒自起自忙。 江天月晓,梦破斜阳。 一印印定,无法商量。 |
二十八回见,天门阖左扉。 不嫌笔端退,但骇镜中非。 自爱希声瑟,谁知尚絅衣。 人生年七十,肯复壮心飞。 |
拙者羞强合,因成杜门居。 岂知公相尊,一室若有余。 爱子富文行,顾为己不如。 所以子之党,顿见我仆车。 欢诚激孤绪,合若水纵鱼。 新诗八十言,笔端产璠欤。 屑屑委地蓬,清风为吹嘘。 相期在规诲,庶以辅顽疏。 |
余龄难把玩,妙解寄笔端。 常恐抱永叹,不及丘明迁。 亲友复劝我,放心饯华颠。 虚名非我有,至味知谁餐。 思我无所思,安能观诸缘。 已矣复何叹,旧说易两篇。 |
笋舆访古出秋原,山网重重护石田。 水接桃花源上路,人行巫女峡中天。 要令陶冶夸盘谷,何必丹青貌辋川。 寄语能诗何不部,笔端应许见云烟。 |
待诏何年别玉堂,笔端浑欲继钟王。 官资未出风尘外,踪迹曾亲日月光。 扶老只今非远道,荐能从此有封章。 庐陵若要高文写,争得滁州在故乡。 |
林塘天与占深幽,一把茆轻万户侯。 漠漠断云开复合,纤纤微雨落还收。 奇峰角立千螺晓,远水平铺疋练秋。 诗料满前吾老矣,笔端无力固宜休。 |
坐想云烟走笔端,夜哦佳制老忘寒。 一时思致追长庆,千载风流识建安。 接武尚稽班玉笋,昂霄终合待金銮。 自怜衰退无新语,捧腹还君醉眼看。 |
三春一半入群芳,朱朱白白竞天香。 人间无处著此景,付与长庚作肺肠。 长庚乘风下天宇,明窗万卷饱今古。 笔端著处皆春容,文墨林中三角虎。 只今声价高云烟,要辙故应岁九迁。 便当折槛追家世,与国同休亿万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