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幕府雍容但省文,笔精诗格两难伦。 临池得法毫端健,击钵成篇藻思新。 征虏雅歌追乐事,兰亭赓唱掩芳尘。 梁王宾友邹枚在,末至惭非赋雪人。 |
| 江海为藩地绝尘,湖山寻胜坐邀宾。 消除袢暑忘三伏,追忆曾游隔五春。 极望林峦横紫翠,旋供肴核剥青皴。 常时欲到喧嚣阻,偶得相陪似宿因。 |
| 在家乃虑国,此事古人风。 蚤作欣闻雨,欢谣欲助农。 不须询父老,断可验凶丰。 药裹从兹屏,诗筒要数通。 |
| 夜光不自献,天骥良难知。 从来一狐腋,或出五羖皮。 贤哉江东守,收此幕中奇。 无华岂易识,既得不自随。 留君望此府,助我怜其衰。 二年促膝语,一旦长揖辞。 林深伏猛在,岸改潜珍移。 去此当安从,失君徒自悲。 念君瑚琏质,当今台阁宜。 去矣会有合,岂当怀其私。 |
| 稍愆梅熟雨,似作旱时风。 此柄知谁宰,皇天不病农。 桑麻初告毕,仓廪旧犹丰。 莫起焦熬叹,当期渗漉通。 |
| 坐合何时得少休,羡君乘兴喜寻幽。 每逢幕府文书简,便作湖山佛寺游。 岩畔挥毫传丽句,林间炊黍饫香羞。 会须偷拨间忙日,更上高轩看碧流。 |
| 见说荆门地,如门蔽楚荆。 旧时为内郡,今日号边城。 但守平平策,毋求赫赫名。 勉哉关决际,从此振家声。 |
| 不见适斋老,于今三四秋。 弟兄登宦路,亲党驻行舟。 老病无诗思,衰怀重别愁。 外家门户盛,勉力绍箕裘。 |
| 之子游何许,平州更玉州。 山川称胜绝,幕府信风流。 翠巘寒逾秀,金莲夜不收。 天涯念乡国,少上仲宣楼。 |
| 蚤岁过秋浦,贪程不入关。 君今参俭幕,时得上齐山。 肤使资关决,贤侯伴宴閒。 好音频寄我,赖此一开颜。 |
| 外氏蒙恩厚,文昌独我知。 居慙酷似舅,喜有宁馨儿。 遇事行方便,褆身谨护持。 公余定多暇,黄卷有余师。 |
| 再为会稽行,聊问会稽美。 禹穴迁所探,秦望斯所纪。 年代已浸深,书碑必亡矣。 剡溪有樵风,其事恐非是。 买臣千载後,得无负薪子。 黄庭昔换鹅,道士傥不死。 行当访其真,愿以鹅报尔。 慎勿笑我痴,万事难可拟。 摘笋复盈檐,缗鱼新出水。 此又食之珍,因书悉条理。 |
| 剥啄无嗔叩户频,要听论古诵诗新。 百年风雅久不作,一代典刑今有人。 敢谓投心似胶漆,故知与世若参辰。 如公接物何多得,岂复畏人嫌我贫。 |
| 赛雨何从事,高情苦爱山。 谢公聊句後,惠远过溪间。 笑处岩相答,归时酒在颜。 端忧守穷巷,无力共跻攀。 |
| 冰玉精神清且凝,不嫌霜霜惨於刑。 传来春信严明地,吐出阳和节爱亭。 孤艳迥凌仙子桂,余香暗及庶民星。 寻盟璧水浑閒事,好整和羹入帝庭。 |
| 鹊巢流庆嗣如参,鹤发人间仰达尊。 经眼尽知三世事,含饴已看几重孙。 承颜捧诏疏封邑,扇枕温床不倚门。 取数西方无量佛,满堂氛馥贝多翻。 |
| 覆却万方无准,安排一字有神。 更能识诗家病,方是我眼中人。 |
| 仕宦初不因人,富贵方来逼身。 要是出群拔萃,乃成威凤祥麟。 |
| 林园瑟缩似高秋,门苍萧条若故侯。 粗有百篇儿可诵,何须四海辙能周。 怜才满世今谁是,好士如公独见优。 父子曾闻自知己,朅来敢意许同游。 |
| 吴越开基旧土疆,鉴山仍是种瓜乡。 七朝赐履加尊宠,五世苴茅奉宪章。 里社依然题昼锦,昆云不绝佩鞶囊。 人怀馀德能封殖,犹有当时似盖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