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同馆分飞来石浙,一麾潇洒出南河。 琴书满榻王常在,不独西湖胜赏多。 |
| 吴郡三年困水灾,昔时从事建麾来。 遥知到后疏游燕,不比苏韦放酒杯。 |
| 底时待诏辞公车,畴昔胸中著异书。 端愧骑鲸老正字,会寻觅句旧题舆。 春残讵有花经眼,梦罢试教莺唤雏。 径欲追随说情话,即今犹奈酒尊无。 |
| 芙蓉得雨一齐开,开尽秋花客不来。 到得客来花已老,晚妆犹可两三杯。 |
| 五月钱塘风雨秋,怀人频倚面山楼。 云收树色遥成海,水学江声暗入沟。 一斗尽输无事饮,千金不买辟寒裘。 自怜寂寞无玄学,车马门前过似流。 |
| 和平心事春三月,淡泊生涯水一杯。 老矣只余归梦在,世间万事付心灰。 |
| 社后春光正可人,眼中物物露精神。 雪花底事犹飞舞,更与梨花分半春。 |
| 乍暖轻寒春正深,晚云犹解作同云。 从教门外雪三尺,认取沂边春十分。 |
| 一任西园雪作堆,阳和已自遍根荄。 春光只在花梢里,更倩君诗为一催。 |
| 庭前草色浑未露,坞外桃花肯破颜。 七十日春閒过了,半分春色尚犹悭。 |
| 坦率每愁遭怒嗔,闭门直欲全吾直。 美人娟娟不可见,薄俗往往难相亲。 梦断风扉自开阖,还喜晚凉生意活。 未能冲雨过苏端,且乞新诗慰饥渴。 |
| 天台山下两诗仙,剪雾裁冰五十年。 耘业三间千古意,饭牛数集几人传。 半江明月曾同赋,一段清风岂偶然。 匹马冲寒西驿路,碧云苒苒思绵绵。 |
| 石田渡口钲鼓鸣,忆同居民送君行。 至今是邦数廉吏,君与韦陆俱其名。 别来忆君已腾趠,故人无复思渔钓。 岂知更作畿县丞,未免流俗轻嘲傲。 如君为学未易论,渊源固自知所尊。 使其策足上台省,憸人吉士当以分。 韬藏自是玉之美,奈何有道贫贱耻。 汉宣且识东海萧,吾君聪明岂不尔。 顾君强饭力自持,九十半百古语之。 扁舟仅可顷刻住,便风... |
| 林园瑟缩似高秋,门苍萧条若故侯。 粗有百篇儿可诵,何须四海辙能周。 怜才满世今谁是,好士如公独见优。 父子曾闻自知己,朅来敢意许同游。 |
| 衾冷方高卧,窗明误揽衣。 问梅穿破履,借米启柴扉。 晓日犹藏密,和风盍解围。 冬春俱正令,宁复病年饥。 |
| 稍稍因风集,萧萧与霰俱。 山明一笑粲,竹重折腰趋。 白战惭非敌,清谭孰可娱。 无庸杖方竹,随懒坐团蒲。 |
| 待伴先春至,差明积夜初。 空庭式无扫,冻笔屡成嘘。 溪远应回棹,窗明好读书。 惠连临此际,题赋复何如。 |
| 应候犹当腊,争先未得春。 人贫只好旧,天意欲呈新。 尽洗江南瘴,全消渭北尘。 能逢中兴日,甘作未归民。 |
| 年高端已辈吾翁,况倚通家夙好同。 长夏江村能数过,论文尊酒未忧穷。 分趋幕府如工部,耻入帝城因子公。 闻道郎君亦轻禄,故知难进是家风。 |
| 负釁得老穷,扫轨事幽屏。 跫然罗雀门,有客颀而整。 悲欢十年别,樽酒清夜永。 妙句时惊人,盈轴肯倾廪。 三日语未休,霜寒梦归省。 临流分别袂,波光照孤影。 重念吾故人,雪屋清灯冷。 刘子抱遗经,深井汲修绠。 曹子中庸学,天进穷性命。 老骥鼓不作,搴旗望公等。 天晴风日佳,何时过鼪径。 石鼎燃豆萁,冰葅煮汤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