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治道精深日讲求,唐虞功德本优游。 欲知兆姓千官意,万岁常瞻十二旒。 |
| 满眼诗无数,斯须忽失之。 精深元要熟,玄妙不因思。 默契如神助,冥搜有鬼知。 平生天相我,得句匪人为。 |
| 蚤负功名志,从戎岂素心。 治军先肃靖,游艺亦精深。 湖海开豪气,云天廓义襟。 高门尚余庆,兰玉正森森。 |
| 北涧霜翻浪,南山翠竹堆。 早酣随梦断,晚酌傍池开。 莫放清欢阙,从教急管催。 精深与雄健,剩欲见天才。 |
| 旧友一千里,新诗五十篇。 此文经大匠,不见已多年。 趣极同无迹,精深合自然。 相思把行坐,南望隔尘烟。 |
| 黄公东海客,能画逼荆关。 意尽崎岖外,精深溟滓间。 猿啼明月峡,木落浩亹山。 谷口萝烟暝,骑驴独未还。 |
| 溪山杖策过山林,万竹千梅可慰心。 已悟濠鱼真得计,未嫌吨曲谢知音。 飞腾要路终无那,咫尺春风且细寻。 诗自空青受山谷,到公探讨益精深。 |
| 更生青藜杖,长吉古锦囊。 岂无之兰馨,终少蒹葭霜。 精深师友渐,磨琢金玉相。 凛此宗姓杰,高掩汉与唐。 |
| 徐子学诗苦,砚池宁暂临。 课功初赑屃,著语遽精深。 更积岁月力,傥陪英俊林。 人生才业地,渠辈分平沈。 |
| 少年文学已精深,更向周程一派寻。 千里求师宁惮远,殷勤要识圣贤心。 |
| 谁见少年心,低摧向苦吟。 后须离影响,得必洞精深。 道院春苔径,僧楼夏竹林。 天如爱才子,何虑未知音。 |
| 千年把号趁朝班,犹著青衫候晓关。 冷甚高僧禅榻畔,清于寒露玉壶间。 文章奇古源西汉,诗律精深祖后山。 师友平生能几许,又随征雁看湘鬟。 |
| ...留我餐,忍馁固已惯。 一接道德言,尘坌洗鄽閈。 复出新录书,令人再三叹。 史汉抉精深,文字光粲粲。 虽然饥肠鸣,耽读忽忘肝。 乃惭素所学,掇拾得浅懦。 穷年诵读人,呷呷类鹅鹳。 较量功实倍,要捷未能半。 麤行与细注,健笔凌东观。 天马万里行,筋骨在蹄腕。 不知始何时,方册已盈案。 譬如涉大海,只见波漫漫。 嗟哉勤且敏,固合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