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夜灯前白伫单,沉吟有此夏初寒。 露零若与人相语,松杪潇潇下石坛。 |
| 紫阳山下紫阳翁,今住闽山第几峰。 退院归来罢行脚,被他强占一江风。 |
| 石路崎岖唤渡船,松萝穿尽望中烟。 缪为白发二千石,轻别紫阳三十年。 洞冷敛心归酒地,阁虚携眼上诗天。 丹砂九转犹多事,解饮能吟即是仙。 |
| 昔年初弱冠,丙午创书堂。 四海仰朱子,万山环紫阳。 工夫谁久大,邃密要商量。 旧日鹅湖语,端能子细详。 |
| 昭代英髦盛,文儒气数还。 天明黄道日,地重紫阳山。 斗食三年内,孤灯午夜间。 晦翁元不死,鑽仰定睎颜。 |
| 相将到灵观,正值雨初晴。 花近香逾妙,峰遥色更清。 鹤盘云外影,磬和涧中声。 再拜真人像,还丹愿指明。 |
| 元丰一皂吏,三番遭配隶。 空余悟真篇,带些铅汞气。 |
| 战鼙征骑汹人寰,此道烟昏雾海间。 万世难磨朱氏学,一官来管紫阳山。 穷冬硕果何曾食,沧海明珠不再还。 能作春霆启幽蛰,终身我亦巷瓢颜。 |
| 儒风扫地久堪哀,谁与前朝养祸胎。 真魏无牛乔郑寿,杜游不作董丁来。 游魂葛岭人方醉,转盼陈桥业遽灰。 赖是紫阳书尚在,不随迁鼎委蒿莱。 |
| 隔岸烟云一望间,夜深笙鹤与俱还。 不缘曾识谪仙面,未必烟云住此山。 |
| 红尘紫陌春来早。 晚市烟光好。 灯发万枝莲,华月光中,天净开蓬岛。 老人旧日曾年少。 年少还须老。 今夕在天涯,烛影星桥,也似长安道。 |
| 西风凄紧未成霜,拄杖横拖访紫阳。 绕郭溪山千古胜,泛杯萸菊一时香。 鬓边有雪身还健,笔底无尘句不狂。 佳节直须拚酩酊,浑如仙在白云乡。 |
| 山好邻书塾,溪翁割钓矶。 许时为客久,长是送人归。 子去青衿喜,吾衰白发稀。 会须桐荫底,酬唱羽觞飞。 |
| 此行许老亦津津,连夜催将雪树春。 溪隔便无尘土事,山矜便识谪仙人。 云依栏过香仍湿,墨带冰磨句转新。 丘壑自容吾入社,不论五马两朱轮。 |
| 此行许老亦津津,连夜催将雪树春。 溪隔更无尘土事,山矜便识谪仙人。 云依栏过香仍湿,墨带冰磨句转新。 丘壑自容吾入社,不论五马两朱轮。 |
| 钱塘湖上试经过,便似帮淮玉树歌。 突兀栖台新佛刹,依稀灯火旧沙河。 士皆戎服骈鞍马,女尚宫妆拂黛蛾。 我欲同君理轻棹,苏堤呼酒酹东坡。 |
| 纷纷肉食笑儒冠,赖有吾徒耐岁寒。 心远要期来哲共,眼高不受俗书瞒。 樽前笑语窥胸次,灯下工夫见笔端。 好向故都求益友,归时敢作去时看。 |
| 乾淳以后学无师,嘉绍厌厌士气衰。 何等淫辞南岳稿,不祥妖讖晚唐诗。 三风盍遣郑声放,一日忽惊周鼎移。 欧九登庸柳七弃,昭陵曾筑太平基。 |
| 樵入千岩静,松含万籁寒。 儿童给行李,藜蓧对衣冠。 小槛聊防虎,时来即解鞍。 阿翁吹笛罢,怀昔泪相看。 |
| 出郭未云远,野趣觉已深。 溪声法尘梦,树影凉絺襟。 师模炯连壁,士价逾兼金。 杯行孰为侑,间瘭爱幽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