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康乐悟玄机,寂寥此栖息。 经翻贝叶文,台近莲华石。 |
| 仙人何代此繙经,叠石成台掌面平。 好是松风明月夜,恍然吹下步虚声。 |
| 失道从僧指,穷高听鸟呼。 千山四回抱,一径百盘纡。 人事空今昔,台基傥有无。 吟边岚气夕,落日伴猿狐。 |
| 胜事如飞去不还,无人更立白云间。 西风落尽贝多叶,明月自来天竺山。 岩桂影寒泉暗滴,玉炉香减藓空斑。 孤猿亦有斜阳恨,莫道三声是等闲。 |
| 过门跬步入香林,七叶遗阴地尚灵。 曾借东山康乐手,共翻北本湼槃经。 阑腰叶拥空台赤,石罅泉通远笕青。 云掩莲花峰下座,若人演义若人听。 |
| 门径萧萧长绿苔,一回登此一徘徊。 青牛谩说函关去,白马亲从印土来。 确实是非凭烈焰,要分真伪筑高台。 春风也解嫌狼藉,吹尽当年道教灰。 |
| 灵运曾此台,冥心住幽寂。 重绎叶上书,深藏林中迹。 遗文传竹素,野蔓侵苔壁。 登览殊未休,苍山日将夕。 |
| 野蔓高台下,前朝记不诬。 金文翻古偈,汉字变胡书。 彩线风飘断,缃帘火烬馀。 破云开白日,穿水照芙蕖。 科斗频更改,庵园几遍锄。 真门兼逸韵,两欲慕相如。 |
| 剑舞有神通草圣,海山无事化琴工。 此台一览秦川小,不待传经意已空。 |
| 丹井经台接岩洞。 |
| 紫马仙人跨白犀,繙经台映钓鱼矶。 千年老树风雷坼,独有红泉洗断碑。 |
| 地僻人稀到,柴门镇日开。 依山泥药灶,累石筑经台。 野鹤连窠买,梅花间竹栽。 世无真隐者,只此是蓬莱。 |
| 去年秀水拍桥深,闻说幽堂绿可临。 自愧尘埃逢泽上,空思潇洒太湖阴。 经台罢讲吹红烬,斋钵留生下翠禽。 应是禅机终息处,不须此外觅双林。 |
| 升山南下一峰高,上尽层轩未厌劳。 际海烟云常惨淡,大寒松竹更萧骚。 经台日永销香篆,谈席风生落麈毛。 我亦有心从自得,琉璃瓶水照秋毫。 |
| 塔倒峰峦影,钟埋涧谷音,二贤苔像古,四虎竹泉深。 炬火推归路,经台唤隔林。 人头连地脉,古迹备幽寻。 |
| 十八年前胜共饶,两青不借一枯焦。 狂挑药涧寻琼阙,醉踏经台问玉霄。 华顶云开千嶂露,赤城天近九霞飘。 只今只羡蒲团稳,坐看双龙上石桥。 |
| 游山无处浣尘埃,出郭寻幽入翠苔。 众水尽从双涧去,一峰元自五天来。 行春人散题名在,坐夏僧閒吸讲回。 清磬一声猿鸟寂,石楠花落满经台。 |
| 何年凿山骨,八面锁苍苔。 海月照还白,天风吹不开。 玲珑宜丈室,明洁称经台。 眼界皆通透,间云任去来。 |
| 湖边无地有尘埃,况复虚明向此开。 山色每随朝气变,水光长共夕阳来。 船行天上游人散,树没雪中宿鸟回,一到便应离火宅,不须花雨拂经台。 |
| 江湖大兰若,庐阜一东林。 砌绕琮琤水,门罗翠碧岑。 烟云千古色,松桧四时阴。 岸帻销尘虑,凭栏净客心。 殿成神运力,泉出虎跑音。 溪在思元亮,堂荒忆醉吟。 图传三笑粲。 阁拥五杉森。 贝叶应难访,经台已莫寻。 僧袈何代醑,佛影几时沉。 晋辇黄埃久,殷碑苍藓深。 不妨闲吊古,谁复为沾襟。 香火惟莲社,传流直至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