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宋朝「老病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和白都官见赠》

    齿疏鬓白两眸昏,万事无堪老病身。
    脱粟犹沾太仓禄,法冠仍忝外台臣。
    直缘迂僻求闲地,岂是孤高慕古人。
    英俊满朝皆稷契,太山何少一飞尘。
  • 2
    [宋]

    《省行堂主往霅川化油》

    火冷灰寒老病身,一灯深夜伴孤贫。
    忍将滴滴思乡泪,说与溪头问疾人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行住坐卧三十二颂》

    生老病死苦相煎,唯我能知速弃捐。
    十二明中常念佛,闻师一举耳无边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与沔上人》

    参禅无悟处,如何得安乐。
    置之空劫前,即为空劫缚。
    任运日用中,拶著无不错。
    懵然百不理,柰此一络索。
    勇猛积勋修,翻成大过恶。
    端坐审思惟,不如更行脚。
    东山老病汉,闻之为喜跃。
    愿尔发足时,出门便蹈著。
  • 5
    [宋]

    《菩萨蛮·山光冷浸清溪底》

    山光冷浸清溪底。
    溪光直到柴门里。
    卧对白萍洲。
    欹眠数钓舟。
    溪山无限好。
    恨不相逢早。
    老病独醒多。
    如此良夜何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袁艮所投赠》

    意气冲霄义薄云,白头倾盖即相亲。
    耳边久不闻瑰论,眼底初惊见玉人。
    历代文章空自变,致君风俗岁时淳。
    世间别有经纶手,不属柴门老病身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续和漕司高斋韵》

    坦情渠侬嫌我真,斗升谁给太仓陈。
    悠悠江汉飘零客,落落乾坤老病身。
    心历百艰弥感协,诗留知古越清新。
    高斋高处齐文焰,付与从今仰止人。
  • 8
    [宋]

    《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》

    我返南荒日,君临旧许初。
    笑谈宽老病,旌旆拥茅庐。
    酒盏开虽数,溪堂到尚疏。
    谁言生死隔,近在浃旬余。
  • 9
    [宋]

    《送王适徐州赴学》

    送别江南春雨淫,北方谁是子知音。
    性如白玉烧犹冷,文似朱弦叩愈深。
    万里同舟宽老病,一杯分袂发悲吟。
    明年榜上看名姓,杨柳春风正似今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送王适徐州赴举》

    送别江南春雨淫,北方谁是子知音。
    性如白玉烧犹冷,文似朱弦叩愈深。
    万里同舟宽老病,一杯分袂发悲吟。
    明年榜上看名姓,杨柳春风正似今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过邻家》

    老病在臂踝,终日不喜动,溪云忽过前,袖手以目送。
    今晨光景佳,霁色入鸟哢,驾言出柴荆,暂作湖山梦。
    东村望鹤巢,西阜过獾峒。
    父老意欣然,为我拨春瓮,岂惟浇舌燥,亦用软脚痛。
    形骸去绳检,谈笑得少纵。
    吴蚕初上簇,陂稻亦己种。
    端五数日间,更约同解粽。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鬻孙谣》

    白头老翁发垂领,牵孙与客摩孙顶。
    翁年八十死无恤,邻女孩童困饥馑。
    去年虽旱犹禾熟,今年飞霜先杀菽。
    去年饥馑犹一粥,今年饥馑无余粟。
    客谢老翁将孙去,泪下如丝不能语。
    零丁老病维一身,独卧茅檐夜深雨。
    梦回犹是悮呼孙,县吏催租正打门。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吴应奎解嘲》

    两别因循久酿疑,其如老病骨累累。
    心铭自勒家庭苦,手绠曾悬坎井危。
    吠雪有声非我累,仰天无愧要相知。
    交情须看寒松柏,傲尽春风桃李时。
  • 14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程以忠同饮》

    饮湿自嫌无圣酒,摘鲜犹幸有真茶。
    艰危昔偶分侯竹,老病今还齕庶瓜。
    已约社鸥盟水石,尚惊征马困风沙。
    醉人不管傍人笑,瘦影伶俜乱鬓髿。
  • 15
    [宋]

    《雪後书北台壁二首》

    城头初日始翻鸦,陌上晴泥已没车。
    冻合玉楼寒起粟,光摇银海眩生花。
    遗蝗入地应千尺,宿麦连云有几家。
    老病自嗟诗力退,空吟冰柱忆刘叉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交韵赵文鼎雨中》

    老病幽栖不厌閒,未须消息梦长安。
    一春意淡连墙竹,终日清香小槛兰。
    红蕊便惊风里尽,青林犹惬雨中看。
    故人诗卷从头读,似酌芳樽为解颜。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周子嘉咏雪》

    势凌风力斗清严,彻骨尤非老病堪。
    冻蠡夜回千首北,寒梅朝放一枝南。
    扁舟底事方行役,贩履何人正立谈。
    江上别来劳梦寐,相宽犹喜见诗三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八月三日骤凉有感》

    残暑侵人畏汗沾,清秋乍见月纤纤。
    自烧熟火添香兽,旋把寒泉注砚蟾。
    佳客误占萤入户,远书空喜鹊鸣檐。
    悠然独对清灯卧,谁念柴门老病兼?
  • 19
    [宋]

    《偈颂二首》

    渐渐鸡皮鹤发,父少而子老。
    看看行步躘蹱,疑杀木上座。
    直饶金玉满堂,照顾白拈贼。
    岂免衰残老病,正好著精彩。
    任汝千般快乐,渠侬合自由。
    无常终是到来,归堂吃茶去。
    唯有径路修行,依旧打之绕。
    但念阿弥陀佛,念得不济事。
  • 20
    [宋]

    《过永乐文长老已卒》

    初惊鹤瘦不可识,旋觉云归无处寻。
    三过门间老病死。
    一弹指顷去来今。
    存亡惯见浑无泪,乡井难忘尚有心。
    欲向钱塘访圆泽,葛洪川畔待秋深。
相关字典
相关词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