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至音淡薄谁曾赏,古意飘零自可怜。 不似秦筝能合意,满堂倾耳十三弦。 |
| 归来筑室傍城阴,旋揭新名雅意深。 因病爱閒多得趣,逢场作戏亦何心。 鸟鱼飞泳全真性,水石风流有至音。 衰朽自知无所用,量才只合在山林。 |
| 归来筑室傍城阴,旋揭新名雅意深。 因病爱閒多得趣,逢场作戏亦何心。 鸟鱼飞泳全真性,水石风流有至音。 衰朽自知无所用,量才只合在山林。 |
| 相逢听一吟,惟我不降心。 在世忧何事,前生得至音。 蒲多南去远,汾尽北游深。 为宿关亭日,苍苍晓欲临。 |
| 借与江风入茂林,低低戛玉伴龙吟。 琅玕影动分清奏,鸾凤声寒得至音。 妙处成文元有节,虚中出乐自无心。 子期一听终区别,流水高山不在吟。 |
| 至音不可收,今人滞形器。 欲知古乐心,山中此声是。 |
| 虎塞风云自壮怀,诗坛尤见不凡才。 至音忽作锵金发,急笔宁须击钵催。 属餍重尝项上脔,拜嘉如嗅陇头梅。 还家定遣比邻怪,珠璧光芒重载回。 |
| 旧隐青山紫桂阴,一书迢递寄归心。 谢公楼上晚花盛。 扬子宅前春草深。 吴岫雨来溪鸟浴,楚江云暗岭猿吟,野人宁忆沧洲畔,会待吹嘘定至音。 |
| 一气动芒沕,鸣虫应清商。 天机发天籁,托彼恐与螀。 凄然起秋声,感我彻肺肠。 幽思不自识,远兴来何方。 至音有如此,始晤韶与章。 风霜入凄断,月露皆悲凉。 天地有声乐,呻吟委寒荒。 尔非丝竹奏,那得登君堂。 |
| 至音岂寂透希夷,珍重幽田为发挥。 妙用何关新卷叶,圆通自有倒闻机。 梦中鼓响生千偈,觉後舂声失百非。 寄语爵阴吞贼道,玉床安稳坐朱衣。 |
| 凿开混沌窍,窥见伏羲心。 有物先天地,含生尽陆沈。 伐山成大厦,鼓橐铸祥金。 三尺无弦木,期君发至音。 |
| 紫极题诗岁月深,秋风怀感重沉吟。 殷勤种此一庭玉,回薄依然万古心。 独有佳名追彩笔,谁将幽思入瑶琴。 萧萧醉扫笔池石,水月光中觅至音。 |
| 此心无日不风沂,常恐春随柳絮飞。 才觉迷途先独复,便于安危作真归。 生来理欲虽殊本,转处危微在一机。 同志愿言勤讽咏,莫教古瑟至音希。 |
| 寥寥太虚内,漠然函至音。 淳源一以泄,其流播为琴。 众人玩其器,贤者识其心。 胜之明达士,于此趣已深。 发为新诗谣,如听松风吟。 钟牙久不作,谁辨雅与淫。 昭氏贵弗鼓,兹言良所钦。 |
| 怀人几日恶,况复值秋阴。 天亦容清调,人难识素心。 他乡谁馈肉,永夜只听琴。 高咏龙泉碣,相从发至音。 |
| 悠悠劫为朝,万民恣遨游。 三山眇如块,举步身弥高。 绛宫近咫尺,天风度骚骚。 至音非笙歌,泠然八琅璈。 |
| 冲戛瑶琼得至音,数篇清越应南金。 都由苦思无休日,已证前贤不到心。 风入寒松声自古,水归沧海意皆深。 欲知字字惊神鬼,一气秋时试夜吟。 |
| 嗟哉先生去何所兮,杳不可寻。 舍我于此使形影之外兮,唯莽苍之山林。 仰圆峤之峨峨兮,俯大壑之沉沉。 长波澒涌以荡潏兮,群鸟翻翻而悲吟。 寂扰扰之烦虑兮,纳冥冥之至音。 先生将一我之正性兮,何设意之此深。 我已穷神而造妙兮,达真指于素琴。 先生盍还此兮,度明明乎我心。 |
| 南柯一梦还,不待黄粱熟。 脱身解印绶,矫迹回林麓。 珂声绕危磴,旆影照飞瀑。 殷殷倚岩峰,艳艳穿篱菊。 佛宫古藏胜,释子出迎肃。 轩盈架碧崖,钟磬响虚谷。 好鸟献晴语,幽兰吐寒馥。 少焉耻奔竞,老矣厌羁束。 游宦非养高,勇归乃知足。 啸里藏至音,琴中隐真曲。 注目久无言,呼童取醴醁。 |
| 郑氏传家学,诗书不愧心。 佩刀知素业,左序况同襟。 但喜知难字,何能识至音。 小轩多暇日,为赋九州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