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九卿初命亚三司,朝吏相瞻得老师。 南阙便还新印绶,东舟只载旧书诗。 汉庭饯客无佳句,越水归装有富赀。 回首千年见疏范,共疑今事胜当时。 |
| 风采仪三院,循良著六州。 誉高青琐闼,名动紫云楼。 经世余闳议,兴邦閟远猷。 君王问黄发,柱石可能留。 |
| 勇退湖山地,心期白傅论。 仙风占苍岭,乐土并桃源。 壮节传交旧,儒科付子孙。 修龄才八十,殄瘁只声吞。 |
| 磊落南州士,家声二百年。 失身几利吻,得路已华颠。 青琐元虚位,黄扉久伫贤。 九原宁可作,东望益潸然。 |
| 鸡栖朱伯厚,来叶尚多贤。 吏案尽纷若,心田正坦然。 林泉谁共乐,衣钵子能传。 会有蒲轮到,朝烟夕霭边。 |
| 白发倦场屋,一官初自娱。 幡然挂章绂,遽作卧江湖。 耆旧添佳传,都门续故国。 会当垂不朽,名与惠山俱。 |
| 君为宫保及清时,冠盖初闲拜武迟。 五色诏中宣九德,百僚班外置三师。 山泉遂性休称疾,子弟能官各受词。 不学铸金思范蠡,乞言犹许上丹墀。 |
| 今代询黄发,临雍缺盛仪。 久从曾釜乐,俄重鲤庭悲。 德履嗟如在,功名误见期。 平生拄颐剑,聊挂墓门枝。 |
| 彭泽陶潜归去来,素风千岁出尘埃。 明时儁老心无累,故里高门子有才。 更作园林负城郭,常留花月映池台。 却寻五柳先生传,柴水区区但可哀。 |
| 诸贤投绂孟前期,愧我需章独厚时。 勉徇礼经聊弭谤,敢贪荣禄计迁资。 归兮陶令惟三径,去矣君严有二宜。 处世功勋忘厚飨,人生知止要能知。 |
| 忆荷公车荐,多惭识面求。 惊心异生死,倒指十春秋。 国士怀青眼,门生慨白头。 束刍催老泪,东与大江流。 |
| 少纳推耆德,朝端蔼直声。 金辉余列火,玉价自连城。 正色消群枉,高风耸后生。 君王问黄发,犹仅陟台衡。 |
| 十年汉殿辞荣去,颍水今归作故乡。 曾赋洞箫真蜀客,能吟夜雨胜何郎。 放怀云外追黄鹄,别梦春深过玉堂。 可惜当年挂冠早,华星不及到文昌。 |
| 俭节清名世绝伦,坐令风俗可还淳。 貌先年老因忧国,事与心违始乞身。 四海仪刑瞻旧德,一◇谈笑作闲人,铃斋幸得亲师席,东向时容问治民。 |
| 事国一心勤以瘁,还家五福寿而康。 风波已出凭忠信,松◇难凋耐雪霜。 昔日青衫遇知己,今来白首再升堂。 里门每入从千骑,宾主俱荣道路光。 |
| 益部烦分陕,金陵起御戎。 逢时身已病,忧国志弥忠。 廊庙訏谟外,丘园梦寐中。 弹冠与归老,盛节有初终。 |
| 谠论危言望素隆,独于声利性偏慵。 龙楼调护官虽宠,鸠杖跻攀兴已浓。 不变松篁心转劲,无边江海量兼容。 磻溪纵老宁閒得,会为苍生起更重。 |
| 爱国忧民有古风,米盐亲省尚嫌慵。 衮衮天上归何晚,霖雨人间望正浓。 三少官仪虽赫赫,五湖心事背容容。 角巾藜杖经行处,知在云山第几重。 |
| 佩韘相从四纪前,鲤庭论契荷忘年。 文如潘陆倾江海,学造重黎绝地天。 簪绂弃来名已厌,乡闾归后乐应全。 冥飞尚隐樊笼旧,未副初心愧昔贤。 |
| 左学摛文蔼儁声,青云接武二难兄。 主知自纪宜三院,使节更持仅九卿。 庭下芝兰方竞秀,舍南桃李已成阴。 挂冠不待甘泉橐,愁绝高门泪满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