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昔忝郡文学,今为宗子师。 政怀三釜乐,那复四愁诗。 时服光摇目,香秔滑溜匙。 唯应讲风雅,傥可解人愿。 |
| 表里俱秾紫,冬春独擅青。 每蒙天一笑,不与素同馨。 风味撩吟笔,芳非入画屏。 几番饶睡思,闻此洒然醒。 |
| 精舍仍幽处,深溪冒浅篁。 寒声随浪起,翠影共流长。 断岸通秋月,虚檐受夏凉。 虽无杜陵韵,绝胜赞公房。 |
| 不受百钱馈,从兹号钱清。 至今千载后,犹得仰佳名。 |
| 慢肤秋来困扑缘,手不胜拍身听旃。 昨夜狞飙惬人意,一扫天宇何澄鲜。 蚊子蚊孙与蚋伯,飞鸣适意须明年。 |
| 招提閟林麓,栋宇压江郊。 来作温泉浴,如逢痒处搔。 彩衣临砌槛,华发对尊匏。 一笑凉风起,红欹荔子梢。 |
| 洲以檀槽旧得名,风来草木自成声。 青衫司马令人恨,只作浔阳送客行。 |
| 白壁长廊数十间,峨峨佩剑两苍官。 艳阳满目皆桃李,晚节如公可岁寒。 |
| 坡翁文字妙来今,仙去遗踪杳莫寻。 惟有石钟还好在,未须霜降自清音。 |
| 潮生采石波涛险,秋入青山草木寒。 千古风流无处觅,空吟亭北倚栏干。 |
| 急桨如飞破浪纹,子陵滩下水沄沄。 江风初静扁舟稳,卧看青天行白云。 |
| 绝知蓬岛异尘寰,弱水相望万里间。 争似卧龙云际阁,不劳跨海即鳌山。 |
| 别多会少两情深,风幌云屏喜不禁。 谁道初秋清夜永,须知一刻直千金。 |
| 有客持柯石门道,避人避世白云边。 相逢惊喜还相问,应说经今八百年。 |
| 乐天古律三千首,下笔当年不自休。 平水儿童犹诵习,鸡林贾客亦争求。 |
| 桂树青青百里疆,鹧鸪啼彻午阴凉。 延平津上峰如削,剑去江空水自长。 |
| 倒披绮裘草裹巾,酒醒玉山来映人。 明月沧江故无恙,骑鲸何处狎龙鳞。 |
| 匡庐山水甲南州,况是曾经靖节游。 眼底总堪供赋咏,新诗不碍细雕锼。 |
| 鹤驾鸾骖入杳冥,望中遗迹照人清。 只今缥缈烟云里,应有仙家犬吠声。 |
| 年年把酒对黄花,一任西风醉帽斜。 今日无钱还对菊,不知何处酒堪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