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小堰门头柳击船,吴山堂上月侵筵。 潮声半夜千岩响,诗句明朝万口传。 岂意日斜庚子後,忽惊岁在巳辰年。 佳城一闭无穷事,南望题诗泪洒笺。 |
| 一生忧患萃残年,心似惊蚕未易眠。 海上偶来期汗漫,苇间犹得见延缘。 良医自要经三折,老将何妨败两甄。 收取桑榆种梨枣,祝君眉寿似增川。 |
| 谁从五竺国,分得一枝来。 秀出重楼外,专除世上埃。 |
| 江上东风浪接天,苦寒无赖破春妍。 试开云梦羔儿酒,快泻钱塘药玉船。 蚕市光阴非故国,马行灯火记当年。 冷烟湿雪梅花在,留得新春作上元。 |
| 游人脚底一声雷,满座顽云拨不开。 天外黑风吹海立,浙东飞雨过江来。 十分潋滟金樽凸,千杖敲铿羯鼓催。 唤起谪仙泉洒面,倒倾鲛室泻琼瑰。 |
| 感子至意,托辞西风。 吾生一尘,寓形空中。 愿言谦亨,君子有终。 功名在子,何异我躬。 |
| 击鼓其镗,船开橹鸣。 顾我而言,雨泣载零。 子卿白首,当还西京。 辽东万里,亦归管宁。 |
| 生死犹如臂屈伸,情锺我辈一酸辛。 乐天不是蓬莱客,凭仗西方作主人。 |
| 丱妙侍侧,两髦丫分。 歌舞寿我,永为欢欣。 曲终栖然,仰视浮云。 此曲此声,何时复闻。 |
| 万里云山一破裘,杖端闲挂百钱游。 五车书已留儿读,二顷田应为鹤谋。 水底笙歌蛙两部,山中奴婢橘千头。 幅巾我欲相随去,海上何人识故侯。 |
| 人在画屏中住,客依明月边游。 未卜柴桑旧宅,须乘五湖扁舟。 |
| 崎岖世路最先回,窈窕华堂手自开。 咄咄何曾书怪事,熙熙长觉似春台。 白砂碧玉味方永,黄纸红旗心已灰。 遥想闭门投辖饮,鹍弦铁拨响如雷。 |
| 雪人春分省见稀,半开桃李不胜威。 应惭落地梅花识,却作漫天柳絮飞。 不分东君专节物,故将新巧发阴机。 从今造物尤难料,更暖须留御腊衣。 |
| 妙龄驰誉百夫雄,晚节忘怀大隐中。 悃愊无华真汉吏,文章尔雅称吾宗。 趋时肯负平生志,有子还应不死同。 惟我闲思十年事,数行老泪寄西风。 |
| 园中有鹤驯可呼,我欲呼之立坐隅。 鹤有难色侧睨予,岂欲臆对如鵩乎。 我生如寄良畸孤,三尺长胫阁瘦躯。 俯啄少许便有余,何至以身为子娱。 驱之上堂立斯须,投以饼饵视若无。 戛然长鸣乃下趋,难进易退我不如。 |
| 长茅间有异芳,风流稷下古诸姜。 适从琼管鱼龙窟,秀出羊城翰墨场。 沧海何曾断地脉,白袍端合破天荒。 锦衣他日千人看,始信东坡眼力长。 |
| 日月何促促,尘世苦局束。 仙子去无踪,故山遗白鹿。 仙人已去鹿无家,孤栖怅望层城霞。 至今闻有游洞客,夜来江市叫平沙。 长松千树风萧瑟,仙宫去人无咫尺。 夜鸣白鹿安在哉,满山秋草无行迹。 |
| 清晨振衣起,起步方池侧。 徘徊俯丹楹,到影见攲仄。 不识陶靖节,定非风尘格。 遥怀谢灵运,本自林泉客。 予生忽世事,不以形为役。 顾彼冕弁人,冕弁非予适。 |
| 蜀客到江南,长忆吴山好。 吴蜀风流自古同,归去应须早。 还与去年人,共藉西湖草。 莫惜尊前仔细看,应是容颜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