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琅琊幽谷,山水奇丽,泉鸣空涧,若中音会,醉翁喜之,把酒临听,辄欣然忘归。 既去十余年,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,以琴写其声,曰《醉翁操》,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,知琴者以为绝伦。 然有其声而无其辞。 翁虽为作歌,而与琴声不合。 又依《楚词》作《醉翁引》,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。 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... |
| 人生百年寄鬓须,富贵何啻葭中莩。 惟将翰墨留染濡,绝胜醉倒蛾眉扶。 我今废学如寒竽,久不吹之涩欲无。 岁云暮矣嗟几馀,欲往南溪侣禽鱼。 秋风吹雨凉生肤,夜长耿耿添漏壶。 穷年弄笔衫袖乌,古人有之我愿如。 终朝危坐学僧趺,闭门不出间履凫。 下视官爵如泥淤,嗟我何为久踟蹰。 岁月岂肯为汝居,仆夫起餐秣吾驹。 |
| 陶令思归久未成,远公不出但闻名。 山中只有苍髯叟,数里萧萧管送迎。 千株玉槊搀云立,一穗珠旒落镜寒。 何处霜眉碧眼客,结为三友冷相看。 东麓云根露角牙,细泉幽咽走金沙。 不堪土肉埋山骨,未放苍龙浴渥洼。 食罢茶瓯未要深,清风一榻抵千金。 腹摇鼻息庭花落,还尽平生未足心。 日射回廊午枕明,水沉销尽碧烟横。 山人睡觉无人见,只有... |
| 落日岸葛巾,晚风吹羽扇。 松间野步稳,竹外飞桥转。 神功凿横岭,岩石得巨片。 直渡千人沟,下有微流泫。 冈峦蔚回合,金碧烂明绚。 缅怀异姓王,负担此乡县。 长逢跨下辱,屡乞桑间饭。 谁谓山石顽,识此希世彦。 凛然英气逼,屹起犹耸战。 他年万骑归,文老恣欢宴。 锦绣被原野,金珠散贫贱。 窦融既入朝,吴芮空记面。 荣华坐销歇,... |
| 子昔少年日,气盖里闾侠。 自言似剧孟,叩门知缓急。 千金已散尽,白首空四壁。 烈士叹暮年,老骥悲伏枥。 妻孥真敝履,脱弃何足惜。 四大犹幻座,衣冠矧外物。 一朝发无上,顾老灵山宅。 世事子如何,禅心久空寂。 世间出世间,此道无两得。 故应入枯槁,习气要除拂。 丈夫生岂易,趣舍志匪石。 当为师子吼,佛法无南北。 |
| 箕踞狂歌老瓦盆,燎毛燔肉似羌浑。 传呼草市来携客,洒扫渔矶共置樽。 山下黄童争看舞,江干白骨已衔恩。 (时詹方议葬暴骨。 )孤云落日西南望,长羡归鸦自识村。 |
| 连山蟠武昌,翠木蔚樊口。 我来已百日,欲济空搔首。 坐看鸥鸟没,梦逐麏?走。 今朝横江来,一苇寄衰朽。 高谈破巨浪,飞屦轻重阜。 去人曾几何,绝壁寒溪吼。 风泉两部乐,松竹三益友。 徐行欣有得,芝?在蓬莠。 西上九曲亭,众山皆培塿。 却看江北路,云水渺何有。 离离见吴宫,莽莽真楚薮。 空传孙郎石,无复陶公柳。 尔来风流人,惟有... |
| 锦里先生自笑狂,莫欺九尺鬓眉苍。 诗人老去莺莺在,公子归来燕燕忙。 柱下相君犹有齿,江南刺史已无肠。 平生谬作安昌客,略遣彭宣到后堂。 |
| 病骨难堪玉带围,钝根仍落箭锋机。 欲教乞食歌姬院,故与云山旧衲衣。 此带阅人如传舍,流传到我亦悠哉。 锦袍错落真相称,乞与佯狂老万回。 |
| 佳人未肯回秋波,幼舆欲语防飞梭。 轻舟弄水买一笑,醉中荡桨肩相摩。 不学长安闾里侠,貂裘夜走胭脂坡。 独将诗句拟鲍谢,涉江共采秋江荷。 不知诗中道何语,但觉两颊生微涡。 我时羽服黄楼上,坐见纤女初斜河。 归来笛声满山谷,明月正照金叵罗。 奈何舍我入尘土,扰扰毛群欺卧驼。 不念空斋老病叟,退食谁与同委蛇。 时来洪上看遗迹,忍见... |
| 万松岭上黄千叶,载酒年年踏松雪。 刘郎去后谁复来,花下有人心断绝。 东斋夜坐搜雪句,两手龟坼霜须折。 无情岂亦畏嘲弄,穿帘入户吹灯灭。 纷纷儿女争所似,碧海长鲸君未掣。 朝来云汉接天流,顾我小诗如点缬。 欧阳赵陈在户外,急扫中庭铺木屑。 交游虽似雪柏坚,聚散行作风花瞥。 晴光融作一尺泥,归有何事真无说。 泥干路稳放君去,莫倚... |
| 寄语竹林社友,同书桂籍天伦。 王郎独为鬼录,世间无此玉人。 |
| 三句,只最后一句作“怜此腰肢袅”,文字小异。 当为讹成无疑。 ? |
| 不见何戡唱渭城,旧人空数米嘉荣。 龙眠独识殷勤处,画出阳关意外声。 两本新图宝墨香,樽前独唱小秦王。 为君翻作归来引,不学阳关空断肠。 |
| 凤雏骥子日相高,白发苍颜笑我曹。 读遍牙签三万轴,却来小邑试牛刀。 出处年来恨不齐,一樽临水记分携。 江湖咫尺吾将老,汝颍东流子却西。 白马津头春水来,白鱼犹喜似江淮。 使君已复冰堂酒,更劝重新画舫斋。 道傍垂白定沾巾,正似当年绿发新。 故国依然乔木在,典刑复见老成人。 |
| 乖崖公在蜀,有录曹参军老病废事,公责之曰:“胡不归? ”明日,参军求去,且以诗留别。 其略曰:秋光都似宦情薄,山色不如归意浓。 公惊谢之,曰:“吾过矣,同僚有诗人而吾不知。 ”因留而慰荐之。 予幼时闻父老言,恨不问其姓名。 今都曹路君以小疾求致仕,予诵此事留之,不可,乃采前人意作诗送之,并邀赵德麟、陈履常各赋一篇。 积雪困桃李... |
| 谁能斗酒博西凉,但爱斋厨法豉香。 旧事真成一梦过,高谭为洗五年忙。 清风偶与山阿曲,明月聊随屋角方。 稽首愿师怜久客,直将归路指茫茫。 |
| 驾部员外郎李君宗固,景祐中良吏也,守汉州。 有道士尹可元,精练善画,以遗火得罪,当死。 君缓其狱,会赦,获免,时可元年八十一,自誓且死必为李氏子以报。 可元既死二十余年,而君子世昌之妇,梦可元入其室,生子曰得柔,小名蜀孙。 幼而善画,既长,读庄、老,喜之,遂为道士,赐号妙应,事母以孝谨闻。 其写真,盖妙绝一时云。 世人只数曹将... |
| 江上西山半隐堤,此邦台馆一时西。 南堂独有西南向,卧看千帆落浅溪。 暮年眼力嗟犹在,多病颠毛却未华。 故作明窗书小字,更开幽室养丹砂。 他年雨夜困移床,坐厌愁声点客肠。 一听南堂新瓦响,似闻东坞小荷香。 山家为割千房蜜,稚子新畦五亩蔬。 更有南堂堪著客,不忧门外故人车。 扫地焚香闭阁眠,簟纹如水帐如烟。 客来梦觉知何处,挂起... |
| 知君月下见倾城,破恨悬知酒有兵。 老守亡何惟日饮,将军竞病自诗鸣。 花枝不共秋攲帽,笔阵空来夜斫营。 爱惜微官将底用,他年只好写铭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