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读书庐山中,作郡庐山下。 平湖浸山脚,云峰对虚榭。 红蕖纷欲落,白鸟时来下。 犹思隐居胜,乱石惊湍泻。 〈李勃隐居庐山,泉石奇胜,今栖贤寺其故居也。 〉及为九江太守始营东湖,风物可爱。 |
| 南看城市北看山,每到令人意豁然。 碧瓦千家新过雨,青松万壑正生烟。 经秋卧病闻斤响,此日登临负酒船。 径请诸君作佳句,壁间题我此诗先。 |
| 南窜逢公弄水亭,北归留我阖闾城。 壮年不见日千里,余论犹惊敌万兵。 简册何人知迼膝,边防触处竦先声。 伤心系舸城东地,目断安知有死生。 |
| 疏传思归不待时,孟轲出书苦行迟。 新诗尚许留章句,故事谁従问典彝。 金马尚应堪避世,石泉未信可忘饥。 不才似我真当去,零落衡茅隔雍岐。 |
| 昼短图书看不了,夜长鼓角睡难堪。 老怀骚屑谁为伴,心地空虚成妄谈。 酒少不妨邻叟共,病多赖有衲僧谙。 积阴深厚阳初复,一点灵光勤自参。 |
| 平生未省为人忙,贫贱安闲气味长。 粗免趋时头似葆,稍能忍事腹如囊。 简书见迫身今老,樽酒闻呼首一昂。 欲挽天河聊自洗,尘埃满面鬓眉黄。 |
| 平生谈笑接诸公,归老身心著苦空。 往事少能陪晤语,新诗时喜挹清风。 形骸摩诘羸偏健,笔札西台晚更工。 笑我壮年常苦病,异时何以作衰翁。 |
| 娶妇山中不肯留,会朝山下万诸侯。 古人辛苦今谁信,只见清淮入海流。 |
| 春雪漫天密又稀,勾芒失据走灵威。 故欺贫窭冬裘尽,巧助遨游酒盏飞。 林下细花添百草,阶前轻素剪新机。 老农先解忧桑柘,九月家人当授衣。 |
| 五年依止白莲社,百度追寻丈室游。 睡待磨茶长展转,病蒙煎药久迟留。 赞公夜宿诗仍作,巽老堂成记许求。 回首万缘俱一梦,故应此物未沉浮。 |
| 冯唐垂老郎潜後,李白风流罢直余。 解组同归荣故国,剖符仍得奉安舆。 家声未替三公旧,葬客应倾数郡车。 德映闺门人莫见,埋文子细列幽墟。 |
| 偶成三日寒兼热,知是多闻力未全。 却问药王求妙剂,惭非摩诘已虚圆。 劳公强说修行渐,顾我方为病垢缠。 应是床头有新酒,欲邀佳客故留连。 |
| 日永宫闲自在慵,门前客到未曾通。 怜君避世都门里,劝我忘忧酒盏中。 城下柳阴新过雨,湖边荷叶自翻风。 早须命驾追清赏,大字新诗事事工。 |
| 日永官闲自在慵,门前客到未曾通。 怜君避世都门里,劝我忘忧酒盏中。 城下柳阴新过雨,湖边荷叶自翻风。 早须命驾追清赏,大字新诗事事工。 |
| 谢公德业久弥新,幼度英奇也绝伦。 父子俱贤真不朽,功名自致岂相因。 边兵屡动思良将,廷论萧条忆诤臣。 青史世家它日事,新阡宿草倍沾巾。 |
| 历时书不雨,此法存春秋。 我请诛旱魃,天公信闻不。 魃去未出门,油云裹嵩丘。 蒙蒙三日雨,入土如膏流。 二麦返生意,百草萌芽抽。 农夫但相贺,漫不知其由。 魃来有巢穴,遗卵遍九州。 一扫不能尽,余孽未遽休。 安得风雨师,速遣雷霆搜。 众魃诚已去,秋成傥无忧。 |
| 平昔交游今几人,後生谁复款吾门。 茅檐适性轻华屋,黍酒忘形敌上樽。 东圃旋移花百本,西轩恨斫竹千根。 舍南赖有凌云柏,父老经过说二孙。 |
| 府县嫌吾旧党人,乡邻畏我昔黄门。 终年闭户已三岁,九日无人共一樽。 白酒近令沽野店,黄花旋遣折篱根。 老妻也说无生话,独酌油然对子孙。 |
| 千叶团团一尺余,扬州绝品旧应无。 赏传莒国迁钟虞,移忆胡僧置钵盂。 丛底留连倾凿落,瓶中捧拥照浮屠。 强将绛蜡封红萼,惟悴无言损玉肤。 |
| 旧说颍川宣老人,朱樱斑笋养闲身。 无心已绝衣冠念,有眼不遭车马尘。 青简自书遗老传,白须仍写去年真。 斋成谩作笑谈主,已是萧然一世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