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三年不踏门前路,今夜仍看屋里灯。 照佛有余长自照,澄心无法便成澄。 追欢狂客去忘返,入定孤僧唤不譍。 更到西禅何所问,隔墙鱼鼓正登登。 |
| 户舆嫋嫋渡浮梁,吏隐知君寄一仓。 十里遥看飞皂盖,小轩相对有壼浆。 清霄往往投车辖,永日霏霏散篆香。 留滞淮南久仍乐,莫年何意复为郎。 |
| 埙动篪鸣只自知,忧轻责少幸官卑。 声名谩作耳中瑱,科第空收颌底髭。 西鄙猖狂犹将将,中朝闲暇自师师。 近成新论无人语,仰羡飞鸿两翅差。 |
| 射策当年偶一时,对床夜雨失前期。 庐间还往无多地,梦里追寻亦自疑。 螭墨屡乾朝已久,囊封希上出犹迟。 茅檐半破松筠老,归念萧然欲语谁。 |
| 只隔墙东便是家,悁悁还似在天涯。 客心不耐听松雨,归信犹堪饮菊花。 翦烛看书良寂寞,披沙见玉忽喧哗。 自惭空馆难留客,试问姮娥稍驻车。 |
| 楚蟹吴柑初著霜,梁园官酒试羔羊。 老如计相非无齿,清似留侯未却粮。 杖屦稍通宾客过,殽蔬要遣子孙尝。 诏书委曲如公意,幕府新除朱绂郎。 |
| 繁灯厌倦作闲游,行到僧居院院留。 月影随人深有意,车音争陌去如流。 酒消凿落宁论斗,鱼照琉璃定几头。 过眼繁华真一梦,终宵寂寞未应愁。 |
| 先生才盖世,家事少经心。 流落初相偶,委虵志益深。 功名入图史,文字刻缪琳。 有助知由内,驺虞欲重吟。 好礼忘耆老,持家历盛衰,谨严终至一,贫富各従宜。 晚岁仍闻道,临终竟不疑。 外人传一二,犹得载铭诗。 |
| 君恩赐告许归来,雨后中庭有绿苔。 起问日高三丈久,卧闻车过九门开。 泥封连日传新语,腕脱知君有轶才。 〈十八、二十二两日除目猥多。 〉待得晴干追后乘,未应尘土热如灰。 |
| 著籍初同阙里多,采芹先致鲁风和。 欲将大策观胸胆,尽召中堂列雁鹅。 终日正言何忌讳,几人余力尚委蛇。 岂惟太守知为政,仍见先生善设科。 |
| 纯阴十月晚,劲气肃群骄。 惟有乔松在,长看积雪消。 生贤禀真性,特立冠当朝。 早岁初成赋,群雄已失标。 治才精破竹,廷论壮生飚。 博士皆推贾,宣皇重试萧。 周旋穷政体,出入解心焦。 九列高称冠,三台岂足超。 论功归颍霸,举相待虞姚。 骥骋经新卧,弓强发久鞦。 百年时节在,四海众心翘。 当见飞中使,赍金赐此朝。 |
| 洞府山川百里赊,洞门藤蔓锁烟霞。 神仙不与人间异,弟妹还应共一家。 |
| 老人怕寒愁早作,夜闻飞霰知相虐。 粟车未到泥复深,场薪欲尽心惊愕。 山川滉荡势如海,孤舟一叶知安泊。 山中故人消息断,欲问有无隔溪壑。 人言王生好事人,回船不顾山阴约。 故侯生来本贫窭,妻子至今美藜藿。 曳履长歌解忍饥,裹饭往饲今谁托。 家人来告酒可刍,洗盏开瓶同一酌。 |
| 白发忧民带减围,频闻慷慨赋将归。 近传道士连三咽,久悟禅门第一机。 夜永庵中诗自得,日高门外客来稀。 此心素定谁能劝,只有丁宁诏莫违。 |
| 少年喜为文,兄弟俱有名。 世人不妄言,知我不如兄。 篇章散人间,堕地皆琼英。 凛然自一家,岂与余人争。 多难晚流落,归来分死生。 晨光迫残月,回顾失长庚。 展卷得遗草,流涕湿冠缨。 斯文久衰弊。 冱流自为清。 科斗藏壁中,见者空叹惊。 废兴自有时,诗书付西京。 |
| 黄钟巨挺两舂容,何幸幽居近学宫。 坐对江山增浩气,力追齐鲁欲同风。 颂诗闻道求何武,家法行看试左雄。 欲伴少年游矍相,奔军惭愧恐词穷。 |
| 万斛尘飞日为霾,无心退食自成斋。 梅生红粟初迎腊,鱼跃银刀正出淮。 卧病空看帆度碛,诵诗犹记雪填阶。 夹河南北俱形胜,且借高城作两崖。 |
| 共喜秋深酒未醇,官曹休暇不须旬。 政宽境内棠阴合,讼去庭中草色新。 不惜牛刀时一割。 已因鼷鼠发千钧。 岁终谁为公书考,岂止江西第一人。 |
| 南商西洛曾虚署,长吏居民怪不来。 妄语自知当见弃,远人未信本非才。 厌从贫李嘲东阁,懒学谀张缓两腮。 知有四翁遗迹在,山中岂信少人哉。 |
| 乱山环合疑无路,小径萦回长傍溪。 仿佛梦中寻蜀道,兴州东谷凤州西。 日色映山才到地,雪花铺草不曾消。 睛寒不及阴寒重,搅箧犹存未著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