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饱去樱桃重,饥来柳絮轻。 但知离此去,不用问前程。 |
| 思古理鸣琴,声声动金玉。 何以报昔人,传此尧舜曲。 |
| 灵剑经年匣,决云谁为高。 报分别有道,何认问吹毛。 |
| 南楼百尺馀,清夜微埃歇。 天会诗人情,遗此高高月。 |
| 南国风波远,东门冠盖回。 多情是明月,相逐过江来。 |
| 汉包六合冈英豪。 一个冥鸿惜羽毛。 世祖功臣三十六,云台争似钓台高。 |
| 江上往来人,但爱鲈鱼美。 君看一叶舟,出没风波里。 |
| 非烟亦非雾,羃羃映楼台。 白鸟忽点破,夕阳还照开。 肯随芳草歇,疑逐远帆来。 谁谓山公意,登高醉始回。 |
| 阳和不择地,海角亦逢春。 忆得上林色,相看如故人。 |
| 有客蓝田得意归,溪光冉冉白虹霓。 玉人岂忍言环佩,留取天王尺二圭。 |
| 当炉一曲竹枝歌,肠断江南柰尔何。 游子未归春又老,夜来风雨落花多。 |
| 突兀立孤城,诗中别有情。 地深江底过,日大海心生。 甘露楼台古,金山气象清。 六朝人薄命,不见此升平。 |
| 岭上英英向日开,帝乡情态自徘徊。 如何一施阳春雨,依旧无心归去来。 |
| 暂向天台参众真,虎丘风月远随身。 琼台肯便长栖去,无限人间未度人。 |
| 天与神交忽解携,一溪风月更同谁。 自惭萧洒如猿鹤,却向周郎怨别离。 |
| 凿开奇胜翠微间,车骑笙歌暮未还。 彦国才如谢安石,他时即此是东山。 |
| 长白一寒儒,登荣三纪馀。 百花春满地,二麦雨随车。 鼓吹前迎道,烟霞指旧庐。 乡人莫相羡,教子读诗书。 |
| 梓人一笑白云乡,杞桂森森遇豫章。 闻道周公绳墨在,天庭谁此遇明堂。 |
| 一带林峦秀复奇,每来凭槛即开眉。 好山深会诗人意,留得夕阳无限时。 |
| 铿铿千古峄山桐,金石声来造化中。 谁道元和无复致,为君堂上起薰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