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发垂垂老不休,铁船无底更随流。 儿孙莫讶得鱼少,盖谓翁翁是直钩。 |
身在金华与玉堂,寄声时到祝豀乡。 为言旧访荐仝处,柳压平堤水满塘。 |
峡口联江口,山乡亦水乡。 春来容膝屋,云倚及肩墙。 旅食亦求静,偷生且善藏。 瀼西居颇适,好赋反骚章。 |
北郁之南瞻部洲,纵观谁是老人流。 大千一网平收了,坐看儿童乱下钩。 |
书戟森森转水湄,草堂颜色带恩私。 乱离海上多簪绂,槃礴风前卸马羁。 醉帽半敧花近眼,赓歌间发墨翻池。 诸公明日朝天去,且为南阳借杜诗。 |
闻有高居直百金,西山南麓北山阴。 园通济水池塘好,花近洛川颜色深。 人去节旄分重镇,客来猿鹤感幽吟。 潩溪雨过西湖涨,归兴萧然定不任。 |
云锦堂前花作堆,寻幽养静属吾侪。 高高下下黄柑树,曲曲斜斜碧草阶。 数点远山如越县,一条寒水似秦淮。 庞公父子能留客,我亦三年忘客怀。 |
弭楫秦淮尾,登临殊兴回。 难销蔬饭饱,更过草堂来。 日转岩扉暝,风披蕙帐开。 吾非海盐令,猿鸟莫相猜。 |
丘壑胸中自广居,数椽茅屋小蜗庐。 门罗莫谩惊乌鹊,户外曾来长者车。 |
清江抱孤村,杜子昔所馆。 虚堂尘不扫,小径门可款。 公诗岂纸上,遗句处处满。 人皆欲拾取,志大才苦短。 计公客此时,一饱得亦罕。 厄穷端有自,宁独坐房琯。 至今壁间像,朱绶意萧散。 长安貂蝉多,死去谁复算。 |
六国朝阊阖,三山插杳冥。 禅流相借问,冬后一阳生。 |
河南有伏流,经营太行根。 盛德不终晦,发为清济源。 公家济源上,太行正当门。 修竹带藩篱,百禽鸣朝暾。 仰视浮云作,俯窥流水奔。 相望有盘谷,李愿故居存。 主人国之老,实惟商岩孙。 斑行昔供奉,屡进逆耳言。 天子色为动,群公声亦吞。 肃肃冰霜际,不改白玉温。 出处士所重,其微难具论。 公勿怀草堂,朝庭待公尊。 |
斯文海内声名阔,犹是乾淳一脉馀。 须信昌黎曾得谤,可怜太史未成书。 碧鸡有地吟诗老,金马无心待诏初。 甚欲见君三十载,春风今日侍巾车。 |
昔为大室游,卢岩在东麓。 直上登封坛,一夜茧生足。 径归不复往,峦壑空在目。 安知有十志,舒卷不盈幅。 一处一卢生,裘褐荫乔木。 方为世外人,行止何须录。 百年入箧笥,犬马同一束。 嗟予缚世累,归来有茅屋。 江干百亩田,清泉映修竹。 尚将逃姓名,岂复上图轴。 |
昔为太室游,卢岩在东麓。 直上登封坛,上夜茧生足。 径归不复往,峦壑空在目。 安知有十志,舒卷不盈幅。 一处一卢生,裘褐荫乔木。 方为世外人,行止何须录。 百年入箧笥,犬马同一束。 嗟予缚世累,归来自茅屋。 江千百亩田,清泉映修竹。 尚将逃姓名,岂复上图轴。 |
茆堂竹树水之滨,耕稼逍遥似子真。 小吏一身今倦宦,先生三亩独安贫。 欲抛县印辞黄绶,来伴山冠戴白纶。 只恐明时收士急,不容家有两闲人。 |
东山与物远,松竹荫茅茨。 信有冥鸿志,难藏雾豹姿。 会招安石起,何患德璋移。 後日岩扉下,游人想履綦。 |
河阳有洑流,经营太行根。 盛德不终晦,发为清济源。 斯堂济源上,太行正当门。 仰视浮云作,俯窥流水奔。 修竹带藩篱,百禽鸣朝暾。 相望有盘谷,李愿故居存。 主人国之老,实惟商岩孙。 班行昔供奉,亟进逆耳言。 天子色为动,群公声亦吞。 萧条冰霜际,不改白玉温。 出处士所重,其微难具论。 公勿思草堂,朝廷待公尊。 |
谢池草句本无奇,千古流传五字诗。 只是可人醒枕席,许多生意在壎篪。 信渠风雨听眠处,快甚江山得助时。 顾我此怀今已矣,羡君兄弟捻吟髭。 |
大形南址直河津,君有茅庐泲水滨。 苍翠入檐藏绝景,潺湲绕舍隔嚣尘。 久游台阁忘声利,长忆渔樵狎隐沦。 待得功成年至日,归来不负故园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