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啸风从空谷生,直教平地作沧溟。 灵山不与江心比,谁会茶仙补水经。 |
| 真驭遗踪古,寒泉泻石清。 养源人莫测,流润济苍生。 |
| 破寺高僧夜不眠,一声猛虎月明天。 起来难觅新蹄迹,半滴空余石罅泉。 |
| 亭亭石塔东峰上,此老初来百神仰。 虎移泉眼趁行脚,龙作浪花供抚掌。 至今游人灌濯罢,卧听空阶环玦响。 故知此老如此泉,莫作人间去来想。 |
| 天藏物启有灵根,玉乳银浆岂易分。 净鉴当空寒自照,流珠落涧远先闻。 润生冉冉双林雨,香出蒙蒙一井云。 今日石鱼行酒地,次山重为勒铭文。 |
| 金沙泉涌雪涛香,洒作醍醐大地凉。 倒浸九天河影白,遥通百谷海声长。 僧来汲月归灵石,人到寻源宿上方。 更续茶经校奇品,山瓢留待羽仙尝。 |
| 虎攫灵泉发地根,传疑传信事难分。 深涵月景千寻透,溜作溪声一带闻。 流迸石渠珠若露,溟蒙竹径气如云。 公余共酌醍醐味,应想於菟乳子文。 |
| 虎丘岩畔识泉根,股引琼腴此处分。 品绝未应容易得,地灵难使等闲闻。 声寒夜杂林间籁,气润朝随谷口云。 十和清篇盈丽轴,强牵己句不成文。 |
| 广福山灵托兽传,甃边依约爪痕坚。 噬人难负平时口,跑地能开一掬泉。 不遇下车冯妇勇,都因脱屣性空禅。 大慈坞内腥风起,善结丛林渴饮缘。 |
| 苔径弯环入,茅斋取次成。 蔓花缘壁起,闲草上阶生。 宿雨松篁色,新晴燕雀声。 筒泉烹御米,聊共老僧倾。 |
| 虎跑本何为,彼将对以臆。 有如大丈夫,卓尔抱刚直。 盗泉既不饮,譖人亦不食。 山中小禽兽,何足劳捉搦。 勇气无气泄,爪地成遗迹。 地神嘉乃诚,水源如开闢。 寻常窃六畜,夜傍人墙壁。 是与豺狼同,闻此宜惭色。 |
| 涧谷新晴草木香,野情萧散自生凉。 雨添山色翠将溜,日转松阴晚更长。 病客独来唯有睡,游僧相见亦它方。 还家烦热都消尽,不信医王与药尝。 |
| 百草沾风蚕月香,双鸠唤雨麦秋凉。 过桥已觉世情少,到寺始知僧日长。 拂藓石留行脚偈,挂瓢泉是洗心方。 良公更有茶瓜在,禅悦能容取次尝。 |
| 扫地开门松桧香,僧家长夏亦清凉。 公庭多事久来厌,净处安眠计甚长。 修竹填窗藤簟绿,白莲当户石盆方。 香厨晚饭红粳熟,忽忆烹鸡田舍尝。 涧谷新晴草木香,野情萧散自生凉。 雨添山色翠将溜,日转松阴晚更长。 病客独来唯有睡,游僧相见亦它方。 还家烦热都消尽,不信医王与药尝。 |
| 自洗苔肤一尺寒,乌菟那复此蹒跚。 不妨为我照毛发,正可与人鉴肺肝。 |
| 岳寺春深睡起时,虎跑泉畔思迟迟。 蜀茶倩个云僧碾,自拾枯松三四枝。 |
| 世事无情几变迁,郎峰万古只依然。 移来渤海三山石,界断银河一字天。 云卷前川龙挂雨,风生阴洞虎跑泉。 群仙缥缈来笙鹤,石顶天香堕玉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