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鲛盘千点怨吞声,蜡炬风高翠箔轻。 夜半商陵闻别鹤,酒阑安石对哀筝。 银屏欲去连珠迸,金屋初来玉筋横。 马上悲歌寄黄鹄,紫台回首暮云平。 |
| 漫作年时别泪看,西窗蜡炬尚泛澜。 不堪重梦十年间。 斗柄又垂天直北,官书坐会岁将阑。 更无人解忆长安。 |
| 皇都今夕知何夕。 特地风光盈绮陌。 金丝玉管咽春空,蜡炬兰灯烧晓色。 凤楼十二神仙宅。 珠履三千鵷鹭客。 金吾不禁六街游,狂杀云踪并雨迹。 |
| 不作王侯客,一身如散仟。 少闻人世事,多欠酒家钱。 省语初如傲,高文旧已传。 去灯烧蜡炬,相对坐茫然。 |
| 凤凰鸣舞乐昌年,蜡炬开花夜管弦。 半醉徐击珊瑚树,已闻钟漏晓声传。 |
| 落梅香影放华灯,快我来寻采若盟。 花醉羽觞金谷酒,连开蜡炬锦官城。 家家珠翠成群戏,处处笙箫簇队行。 惟有天津桥上月,无人能复记新声。 |
| 知章不怕酒如泉,莫遣花催蜡炬烟。 明日宿云生晓雾,一番风雨暗梅川。 |
| 金鸭烟青蜡炬红,玉龟山上劝春风。 乍寒还暖花无数,似缺疑圆桂欲中。 八十又三人所羡,双曈如潦寿难穷。 七千九百十七岁,始共椿龄一半同。 |
| 暖彻衣篝蜡炬明,邻鸡喔喔促残更。 丈夫虽有四方志,客子终悲千里行。 月落龙蛇蟠木影,山空风雨起滩声。 上车莫恨晨霜冷,又得修途一日晴。 |
| 春风楼阙燕需颁,歌近云霄桂魄寒。 翠羽钗光辉蜡炬,紫霞杯影动雕盘。 天心首庆三时乐,国步知同九鼎安。 午夜烛龙明别观,传呼犹许万民看。 |
| 蝉连夜语不胜清,欹枕僧窗蜡炬明。 早是宋公怀抱恶,更禁庭树作离声。 |
| 赭黄繖底望龙章,不断惟闻蜡炬香。 一片韶音归复道,重瞳左右列英皇。 |
| 今夜越王台,莲花匝地开。 星河低蜡炬,歌管散银杯。 水向铜龙滴,香从粉妓来。 遥怜多病客,江馆咏寒梅。 |
| 百亩丹厓秀玉屏,山深日暗昼冥冥。 黄冠指路香先入,蜡炬穿云火半青。 仙家白鹿行千里,洞口青天似一星。 安得真人开石壁,云中鸡犬洞中听。 |
| 水天清话,院静人销夏。 蜡炬风摇帘不下,竹影半墙如画。 醉来扶上桃笙,熟罗扇子凉轻。 一霎荷塘过雨,明朝便是秋声。 |
| 胜日登临幽趣。 乘兴去。 翠壁古木千章,林影生寒雾。 空濛冷湿人衣,山路元无雨。 深涧、斗泻飞泉溜甘乳。 渔唱晚,看小棹、归前浦。 笑指官桥,风颭酒旗斜举。 还脱宫袍,一醉芳杯倒鹦鹉。 幸有雕章蜡炬。 |
| 罗幕风轻,水沈烟细。 杯行笑拥东山妓。 酬歌何惜锦缠头,清音暗绕梁尘起。 银甲弹筝,碧桃荐味。 举觞飞白拚沈醉。 花窗弄月晚归来,门迎蜡炬笙箫沸。 |
| 来往独龙冈畔路。 杖头落索间家具。 后事前观如目睹。 非谶语。 须知一念无今古。 长笑老萧多病苦。 笑中与药皆狼虎。 蜡炬一枝非嘱付。 聊戏汝。 热来脱却娘生袴。 |
| 瞰水自多佳处。 春未去。 绣桷斗起凌空,隐隐笼轻雾。 已飞画楝朝云,又卷西山雨。 相与。 共煮新茶取花乳。 开宴处。 俯北榭、临南浦。 迄逦扁舟,双桨棹歌齐举。 座上嘉宾,妙句无非赋鹦鹉。 莫惜高烧蜡炬。 |
| 至日空相忆,何时复此来。 素书烦蜡炬,往事付寒杯。 梦破风惊竹,诗成雨绽梅。 江城低婺女,回首亦劳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