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行云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元]

    《玉楼春·惜花长被花枝恼》

    惜花长被花枝恼。
    一夜落红纷不扫。
    绿云为幄绣为*,不惜春衫还藉草。
    尊前莫恨春归早。
    来岁花开应更好。
    丁宁双燕促春还,向道惜花人未老。
    楚娘最瘦腰围小。
    会看新声歌水调。
    已看天上驻行云,更向花间留晚照。
    倾城不博嫣然笑。
    胜破千金犹恨少。
    少年恰是惜春时,第一莫教容易
  • 2
    [元]

    《春从天上来 同王继学宪使赋》

    十里红楼。
    问声价如今,谁满扬州。
    白发书记,此日重游。
    听取席上名讴。
    拥冰弦斜伫,更为我、敛笑凝眸。
    觅黄骝。
    看端端怎比,楚楚风流。
    殷勤砑绫小草,写不尽宫汝,一段春柔。
    淡水疏花,知谁消受,几度帘卷香收。
    怕巫娥归去,空惆怅、梦断情留。
    把离愁。
    付行云行雨,楚尾吴
  • 3
    [元]

    《春从天上来 同王继学宪使赋》

    十里红楼。
    问声价如今,谁满扬州。
    白发书记,此日重游。
    听取席上名讴。
    拥冰弦斜伫,更为我、敛笑凝眸。
    觅黄骝。
    看端端怎比,楚楚风流。
    殷勤砑绫小草,写不尽宫汝,一段春柔。
    淡水疏花,知谁消受,几度帘卷香收。
    怕巫娥归去,空惆怅、梦断情留。
    把离愁。
    付行云行雨,楚尾吴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和柯东海游安溪清水岩韵》

    飞溜无时断,行云一日停。
    半年嗟苦雨,三度扣禅扃。
    岩岫方从认,松徨恰得醒。
    草花多掩敛,岸竹半伶俜。
    舟子应频唤,山农讶屡经。
    溅衣黄土重,侵屦碧泉冷。
    溪合高低白,林迷上下青。
    乍褰绵作障,重展玉为屏。
    古佛灵如在,微官德岂馨。
    心悬炷香案,容肃换衣亭。
    晚照催归骑,清风惜暑棂。
    凭高闲一顾,人世是浮萍。
  • 5
    [宋]

    《初至陈留南镇夙兴赴县》

    五更风摇白竹扉,整冠上马不可迟。
    三家陂口鸡喔喔,早於昨日朝天时。
    行云弄月翳复吐,林间明灭光景奇。
    川原四望郁高下,荡摇苍茫森陆离。
    客心忽动群鸟起,马影渐薄村墟移。
    须臾东方云锦发,向来所见今难追。
    两眼聊随万象转,一官已判三年痴。
    只将乘除了吾事,推去木枕收此诗。
    写我新篇作画障,不须更觅丹青师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题司理采芙蓉图》

    ...,把住月老叫不休。
    花亦问月愁水愁,何以了此蒹葭秋。
    蛟宫蛟宫夜泣悲灵修,鳞幢欲湿行云留。
    楚骚如水不可作,此意难以笔墨求,荡予桨兮涯之幽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癸亥秋陪张丞相游西湖和周去华机宜韵二首》

    幸陪双绝巘,偶念莽苍间。
    野旱经时赤,行云尽日闲。
    萧萧看脱木,悄悄对空山。
    几欲兼忘去,江湖独往还。
  • 8
    [元]

    《点绛唇 已丑清明前一日,春露堂即事,时既》

    名酒相属,因放歌数阕而去,实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七日也,可为不虚度此节矣。
    秋涧老人深香间适(朱校云深香间适疑有脱误)春雨如膏,最怜适与清明遇。
    晚晴庭宇。
    画出樊川赋。
    冉冉行云,低拂垂杨度。
    春如许。
    乱花深处。
    几点蔷薇露。
  • 9
    [元]

    《点绛唇 人至承以二绝句见贶,清简幽深,情》

    感慰可胜言哉。
    辄有小词,录奉一笑,且以寄企响之意云,刘敏中上短梦惊回,北窗一阵芭蕉雨。
    雨声还住。
    斜日鸣高树。
    起望行云,送雨前山去。
    山如雾。
    断虹犹怒。
    直入山深处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春日汎舟南湖因遍游近港坐间书客所携四扇》

    先须放櫂绕湖游,倒看行云水底浮。
    客去莫归朝市说,引渠无意作公侯。
  • 11
    [唐]

    《菩萨蛮·梨花满院飘香雪》

    ...楼夜静风筝咽。
    斜月照帘帷,忆君和梦稀。
    小窗灯影背,燕语惊愁态。
    屏掩断香飞,行云山外归。
    绣帘高轴临塘看,雨翻荷芰真珠散。
    残暑晚初凉,轻风渡水香。
    无憀悲往事,争那牵情思。
    光影暗相催,等闲秋又来。
    天含残碧融春色,五陵薄幸无消息。
    尽日掩朱门,离愁暗断魂。
    莺啼芳树暖,燕拂回塘满。
    寂寞对屏山,相思醉梦间。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送陈随隐江西》

    ...深闭门,而可觅佳句。
    夫君小元龙,豪气隘区宇。
    青春发诗材,秀茁长膏雨。
    流水与行云,吾不见滞住。
    乘月涤吟毫,玉碗三危露。
    超诣自透脱,悟在观剑舞。
    入宫画蛾眉,胡为众女妒。
    君诗亦何憾,千载一时遇。
    向也诗道昌,吟声喧禁御。
    应制沈香亭,龙巾曾拭唾。
    今焉诗道厄,短筇策江路。
    悲啸梁甫吟,侘傺离骚赋。
    浮云时卷舒,睨此...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《连州斛岭寨井》

    斛岭寨,行云际,下视长江入地底。
    汲江登岭行三里,跻扳峻险为艰尔。
    将率居民几半千,度岁终年苦无水。
    爰自庆历达元符,循旧安常谁拟议。
    元符太守何公贤,爱民虑事诚而至,以为山顶流泉鲜其事。
    吾观古人行师动万亿,所至岂必皆平地。
    军必有井井未达,将渴不敢闻众耳。
    阴阳者流,以水照星。
    星之所聚,泉所委行。
    行浚凿三日,遇泉井成...
  • 14
    [明]

    《王右丞山水真迹歌》

    ...家几家住。
    重峦复坞随不断,茅舍时时若菌附。
    两人并向鱼梁涉,一鸟遥从翠微度。
    行云淡映荒水陂,似有斜阳带微昫。
    傍筿白沙明,青林滃沉雾。
    乍明乍晦景万变,想当夏尽秋初处。
    石墙短缘隈,隈水浅萦回。
    宽平一亩敞层屋,板扉犬卧无人开。
    书堂树深昼寂寂,主人应是王摩诘。
    清晨骑鹿看田出,行过柴沜日向夕。
    会招高適与裴迪,共赋辋川...
  • 15
    [金]

    《江城子 公有诗八尺五湖明秀峰,又云,十丈》

    半年无梦到春温。
    可怜人。
    几黄昏。
    想见玉徽,风度更清新。
    翠射娉婷云八尺,谁为写,五湖春。
    好风归路软红尘。
    暖冰魂。
    缕金裙。
    唤取一天,星月入金尊。
    留取木樨花上露,挥醉墨,洒行云。
    正用此意。
    魏道明作注,义有不通,故表出之。
    以上中州乐府十首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》

    八尺茅茨老竹林,细偿南北故园心。
    一溪止水清涵月,三日行云薄酿霖。
    归计欲成犹恨晚,醉愁无赖正伤今。
    唤回柏子香中梦,屋角秋声乱翠阴。
  • 17
    [元]

    《风入松 为莆田寿 以上十七首 村丛书用吴》

    频年清夜肯相过。
    春碧卷红螺。
    画檐几度徘徊月,梁园迥,无复鸣珂。
    门外雪深三尺,窗中翠浅双蛾。
    旧家丹荔锦交柯。
    新玉紫峰*。
    长安日近天涯远,行云梦、不到江波。
    欲度新词为寿,先生待教谁歌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癸丑劝耕净居》

    十五里近车不驱,净居之役良舒徐。
    愁霖鼓寒妒春事,倏喜淡日行云衢。
    涉患知乐闻自古,积忙得闲聊慰予。
    崇堂修庑般礴久。
    宠眉鲐背纷前趋。
    为催酒炙劳苦罢,细问里闾愁叹无。
    怡然离席手加额,共说温饱沾妻孥。
    频年丰登岂偶尔,圣恩及物天地俱。
    卑官政拙民未厌,辇输肩负怜朱愚。
    饼果在袖笑在颊,闯门稚子争携扶。
    我亦僧饭对两雏,未...
  • 19
    [明]

    《赠骆自然(代人作)》

    ...乐府,新声传得宫中谱。
    摩诃兜勒西城来,子夜吴歌自风土。
    一声悲壮梁尘飞,二声激烈行云低。
    三声四声山石裂,魑魅夜走猩猩啼。
    我来江上忽相见,听我履声如识面。
    殷勤道我攻词章,吾今衰也何由羡。
    落花游丝春寂寂,来前再拜当筵立。
    为我扬袂歌一行,满堂闻之皆动色。
    我本东西南北人,如今天地尽风尘。
    劳生触事易成感,使我泣下沾衣巾...
  • 20
    [明]

    《王彦举听雨轩》

    ...游尽文雅,倾倒对之情不舍。
    银<舟光>夜酌凉蒲萄,琵琶嘈嘈急如泻。
    先生醉坐银烛低,行云入帘花气迷。
    喈喈屋角闻朝鸡,出门只见花成泥。
    当时雄笔谁更好,孙公狂歌君绝倒。
    横眠三日醉复醒,梦见池塘生春草。
    一别凄凉十二年,关河
相关诗人
相关字典
相关词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