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日高花影重,风暖鸟声碎。 在在圆通门,门门观自在。 宝陀峰顶较些些,片月分辉照沧海。 |
| 正教流通千载遇。 浮世茫茫,几个心开悟。 猛省轮回寻出路。 回头便是真仙度。 行满功成蓬岛去。 好伴长春,自在无私虑。 更有奇葩千万树。 |
| 山后风光何处好。 上谷灵踪,自古轩辕庙。 涌出清流方曲绕。 森森绿桧知多少。 云水闲游今日到。 信笔狂吟,自在开怀笑。 万景难侵心合道。 |
| 一手动时千手动,一眼观时千眼观。 即是名为观自在,何须拈弄几多般。 |
| 莫道桐花楝实清,比量腐鼠不堪争。 鬼应勿复揶揄汝,人亦真难驾驭卿。 犬子何心求狗监,貛郎到处有鱼羹。 白云满地江湖阔,著我逍遥自在行。 |
| 耳门圆照,日月两间。 悲原洪深,衣被四海。 方便智慧,靡不圆融。 见闻觉知,无能障碍。 人间天上独优游,是则名为观自在。 |
| 过去正法明,现前观自在。 眼观诸音声,耳听众妙色。 二义俱寂灭,谁受此说者。 是说亦寂灭,谁为此说者。 能观及所观,能听洎所听。 返观观听者,是亦无所有。 大哉观世音,快说如是法。 是法不思议,听者亦希有。 我今以一毛,遍量法界空。 作此如幻言,赞是真实相。 |
| 坏不坏,百练金刚充法界。 微尘不立似虚空,始得名为观自在。 |
| 问道参禅都不会。 境上闲游,只要心无味。 踏碎虚空离六对。 松岩一觉和衣睡。 何用人前夸口快。 一点灵明,不许纤尘盖。 法性堂堂观自在。 |
| 方得名为观自在,豁达灵光非内外。 野桥村店混尘流,乞我一文充布袋。 |
| 自从悟得真如理,今古空谈善有因。 撒手往来还是我,点头问讯属何人。 安闲常乐胜中胜,自在频观身外身。 大笑西来缘底事,等闲识破便休论。 |
| 顶戴阿弥,不假花冠之累累。 肩披藕丝,不必璎珞之垂垂。 孤然不倚,俨然若思。 我於一十九类三十二应身中次第观之,而无如是抱膝安闲大自在之风规。 |
| 尘尘三昧,彼彼不外。 千峰向岳,百川赴海。 更无一法不如来,只个堂堂观自在。 |
| 出凡笼,无系绊。 落魄婪耽,日作无常观。 十四儿孙都弃┾。 自在逍遥,风月为吾伴。 背葫芦,携铁罐。 壶贮琼浆,罐内灵芝按。 渴饮饥餐增寿算。 天助真风,有个琅琊唤。 |
| 圣慈悲愿观自在,小白花山住道场。 海漩三昧觉澄圆,三十二应施无畏。 有一众生发大心,愿度我身及舍识。 万仞峰前撒手过,观音岂复异人乎。 |
| 圣慈悲愿观自在,海岸孤绝补陀岩。 贯花缨络普庄严,度生如幻现微笑。 有一众生起圆觉,即现三十二应身。 壁立千仞无依倚,住空还以自念力。 |
| 三界唯心,唯心三界,一切法空观自在。 处处光明处处身,老回泡幻同无碍。 吐云如山,吞川如海,了无毛发居其外。 万象森罗尽我家,只个虚空肚皮大。 |
| 眼冷眉长,鼻直气快。 彼彼常不轻,门门观自在。 寂光而无中,妙用而无外,谁怕肉团碍世界。 |
| 父母所生眼,悉见三千界,拈却案山谁我碍。 直饶全象无全牛,未免依前还碍塞。 衲僧家真庆快。 物我虚空,混成一块。 更於何处著根尘,只个堂堂观自在。 |
| 剿尘情。 慧风生。 天关地轴为权柄。 玄机运,斗枢行。 蟾兔髓。 日乌精。 壬府聚,玉炉烹。 秀华英。 万神清。 三台六辅天宫庆。 餐玉液,*真精。 归觉海,混圆成。 观自在,貌峥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