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规模应甲刹,殿阁拥金仙。 岁歉炊烟绝,城低野色连。 客僧皆散去,主者独安眠。 成毁难逃数,山门八百年。 | 
| 昔曾觇吏事,不是小规模。 万象胸中布,全牛眼底无。 迅雷推敏速,片月对清孤。 铁瓮城边邑,今番凋瘵苏。 | 
| 规模高敞俯城池,未必斯台是故基。 风月只招人感慨,江山不管国兴衰。 几年勾践仇思复,终日吴王醉不知。 却使五湖烟浪里,扁舟一叶载西施。 | 
| 文献承家大,规模与世公。 典刑身任重,权度我时中。 六合清游气,诸儒辅翼功。 生贤竟何意,霜雹陨春风。 | 
| 来迎父老喜相扶,才大能令惠爱孚。 十道山川新约束,三楼风月旧规模。 岩岩气貌逾嵩华,坦坦胸襟有典谟。 仰止光华申善颂,何当敛版向庭趋。 | 
| 挂画烧香书满前,丰标清出剡溪源。 平坡肘腋眠牛垄,小屋规模放鹤园。 外事任如黄叶寂,閒心暗与白云论。 应须参到希夷处,自是三峰直下孙。 | 
| 一泓潋滟复澄明,半日功夫劚小庭。 占地未过四五尺,浸天唯入两三星。 鹢舟草际浮霜叶,渔火沙边驻小萤。 才见规模识方寸,知君立意象沧溟。 | 
| 递诗筒元白旧裁製,规模传至今。 凌霜重高节,容物贵虚心。 岂倦关河远,宁辩雨雪深。 雅言如见托,终为报知音。 | 
| 宝钏金钗盛峡风,遨头争逐去匆匆。 旗标阵碛规模古,筵挹晴岚气色葱。 宜有明珠酬白璧,空惭瓦缶间黄钟。 纷纷雪片呈佳瑞,一饱端知万姓同。 | 
| 一日非吾不可无,当邻乞得种鱼都。 珠连呈舍排成次,玉立云台画出图。 淇奥每思文章业,渭川肯作富规模。 自锄月地分行列,准拟清风十万夫。 | 
| 壮年梁父粗成吟,亦谓逢时可尽心。 过了许多空日月,得来轻弃旧山林。 平生简册心犹壮,晚岁规模力不任。 何事一来何事去,去来端的要知音。 | 
| 玉守鱼符委任隆,规模新处见新功。 来从北斗光躔下,坐治南山紫翠中。 载路政声如药石,契天心画在屏风。 深深到底清相映,一派碑潭水最公。 | 
| 通守鱼符委任隆,规模新处见新功。 来从北斗光躔下,坐治南山紫翠中。 载路政声如药石,契天心画在屏风。 深深到底清相映,一派碑潭水最公。 | 
| 阿冲五字来,江山千里余。 能尔丽金碧,定是勤诗书。 文章与神明,动作本自俱。 古人既云已,令公有规模,五世以文称,故家谁复如。 | 
| 小小规模似禁中,分明夏禹欲卑宫。 白头官吏知年几,犹指屏风说孝宗。 | 
| 南朝文士数徐陵,骑省流风篆法存。 翰墨了知无异道,丹青今复见诸孙。 规模要自胸中具,绳尺嫌于笔下论。 太息艺成头已白,谁能持使献金门。 | 
| 尘土劳劳未隐身,经营深愧郄嘉宾。 纸窗竹榻相将老,杂树幽花次第春。 未恨凝尘空四壁,更能邀月作三人。 凭君莫笑规模俭,政恐光华不称贫。 | 
| 古为要镇及边城,祗在深谋不在兵。 庙算何曾有遗策,将臣容易欲要名。 弱翁持重羌还服,裴度经营蔡自平。 靖定规模天广大,会须混一到神京。 | 
| 古人不可见,古物亦无几。 今朝双眼明,乃识汉时洗。 规模简而质,仿佛古君子。 年深土销蚀,薄处仅如纸。 篆名可意逆,依衡辨双鲤。 传宝今几代,是阅人多矣。 我生颇好古,摩挲不能已。 悠然起遐思,俗物一何鄙。 | 
| 淳熙稽古再明禋,制作规模汶上新。 未植羽旄朝万国,首将玉币荐三神。 灵车欲下天先雨,御幄虚张帝在茵。 熙事告成中外贺,与民同乐霈恩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