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孔子生东鲁,斯文实在兹。 六经垂训法,万世共宗师。 |
| 敬谨曾参氏,临深履薄如。 平生传圣训,要具孝经书。 |
| 进退须恭敬,时时勿敢轻。 先生趋拱立,长者后徐行。 |
| 人子勤於孝,无时志不存。 夜来安寝息,早起问寒暄。 |
| 贤哉颜氏子,陋巷独幽居。 箪食与瓢饮,萧然乐有余。 |
| 洙泗三千众,何人得正传。 省身有曾子,克己独颜渊。 |
| 应对须恭谨,言言罔不祗。 父呼唯无诺,长问逊为辞。 |
| 奉水微微洒,恭提帚与箕。 室堂须净扫,几案亦轻麾。 |
| 饭罢令人唤小童,敢烦捉耳为开蒙。 芎茶不用焦汤点,纸被还将艳火烘。 醉欲伴眠当倩月,热求挥汗合邀风。 它时我建青油幕,廉汝封侯学卫公。 |
| 飞燕身轻未是轻,枉将弱质在岩扃。 今来不得同鸳枕,相伴神魂入杳冥。 |
| 卜筑藏修地自偏,尊前诗酒集群贤。 半岩松暝时藏鹤,一枕秋声夜听泉。 风月谩劳酬逸兴,渔樵随处度流年。 南州人物依然在,山水幽居胜辋川。 |
| 弟兄懑,事下手。 与世相逢,日日长钤口。 休论汞铅并卯酉。 开阐绛宫,自在逍遥走。 二仪真,三耀秀。 我欲亲传,未肯相成就。 直待同流观得透。 款款停腾,敢把天机漏。 |
| 顽民迁洛风随改,佞士归唐操立更。 勿怪训狐知气转,铜丸落落便春声。 |
| 月明阶悄悄,影只腰身小。 谁是鶱翔人,愿为比翼鸟。 |
| 玉堂义方训十字,衍而六百十六言。 一门翁季自师友,尽出学问之根源。 彼援遗书诫敦严,暨昶以义名沉浑。 争如此作旨哉味,足使闻者推而尊。 虽然丙善友之义,仕教之忠古皆尔。 读其诗可知其人,非是父不生是子。 书绅我亦且服膺,过庭夫岂弗由礼。 触屏教诌势利徒,得不为之望风愧。 |
| 贾岛存正始,王维留格言。 千篇千古在,一咏一惊魂。 离别无他寄,相思共此门。 阳春堪永恨,郢路转尘昏。 北极新英主,高科旧少年。 风流传贵达,谈笑取荣迁。 洛水秋空底,嵩峰晓翠巅。 寻常谁并马,桥上戏成篇。 |
| 卜算词频话。 莫放猿儿耍。 疾速先须调?婴,全道马,好把家缘舍。 一个真惺洒。 云路堪同跨。 自在逍遥永厮随,害风马,管取玲珑也。 |
| 蜀士相与语,故家谁得如。 千年令威宅,一纸伏波书。 |
| 栗子味招全道子,芋头滋味引回头。 名人吃并无忧。 四三通十二,个个下重楼。 *得过时冰是水,水中雨点浮沤。 一来一去几时休。 若教同我愿。 管取得真修。 |
| 西风书驿到河津,且喜开筩丽句新。 安石风流高映世,君房言语妙惊人。 公怀远略须经国,我愧华颠未乞身。 惟有论交方寸地,岁寒留得比松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