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诗书论议深。 |
| 五十衰翁二十妻,目昏发白已头低。 绛帏深处休论议,天外青鸾伴木鸡。 |
| 古人不可见,末习徒纷然。 精微固难知,论议胡尔偏。 郢曲听者谁,巴唱和乃千。 世道既若兹,淳风何当还。 矫矫且自强,天运终来旋。 |
| 壮岁崭头角,夷涂试著鞭。 群公争倒屣,诸老亦忘年。 论议倾朝誉,功名短世缘。 神伤贤伯仲,同雨夜无眠。 |
| 四海刘居士,诗书论议深。 苦吟天与性,醉卧月空沉。 囊有壶公药,身无戚里心。 高怀不我弃,他日重来寻。 |
| 锦衣赍钺耀当年,心在王家迹在边。 论议每先诸将勇,规模仍袭仲兄贤。 一朝华栋飞翚动,四坐清觞插羽传。 欲赋酬章惭懦氏,白头终日诵尘编。 |
| 彩笔传家学,春华饰妙词。 品题风鉴远,论议月评推。 柳岸阴半合,濠亭迹半隳。 治家有遗训,留付宁馨儿。 |
| 主眷逢千载,宠光倾一时。 铨曹著官簿,禁掖粲英辞。 论议推东省,威声憺北夷。 平生经世意,怀卷竟何之。 |
| 元元含望久,及是事方新。 四海看更化,皇天忍误人。 多于閒论议,得听古经纶。 岂不怀斯世,吾今爱此身。 |
| 虎髯两颊状貌古,开口论议辞非今。 尚藏折剑万丈气,空驰老骥千里心。 六印他年将将相,一飘今日旧山林。 黄云断天望不极,想君何处方悲吟。 |
| 言中谋猷行中经,关西人物数清英。 欲过叔度留终日,未识鲁山空此生。 论议凋零三益友,功名分付二难兄。 老来尚有忧时叹,此涕无従何处倾。 |
| 修藏日,干戈澒洞秋。 诗文工雾縠,论议壮春流。 潋水昔三子,庐陵旧一欧。 自怜生已晚,不获与同游。 |
| 道原出於一,秩祀安有二。 作俑唐开元,损益端有俟。 杨马彼何人,周程列其次。 论议轻一时,典祀误来世。 |
| 老病无堪正坐贫,交游相见赖情亲。 从渠造物小儿戏,不碍维摩老子神。 三顾九迁成底事,一区二顷合由人。 君侯论议高千古,略假毫端问大钧。 |
| 儒雅名公子,风流粉署贤。 精神清比鉴,论议直如弦。 朝已期登俊,天胡不畀年。 永怀三友益,一恸寝门前。 |
| 长送游人作远行,今朝还自别乡城。 北山恐起移文诮,东观惭叨论议名。 路去几程天欲近,春来十日水初生。 只愁使者频催发,不尽江头话别情。 |
| 洛社瞻贤躅,书筵继老成。 声容陪夙昔,论议想平生。 节兴盘山峻,名随沇水清。 草堂空旧隐,松月为谁明。 |
| 洛阳人物旧传夸,殊县相依得贾鼓。 鲁殿独余多劫火,玄都看尽几番花。 寓怀不但篇章好,评古犹多论议哗。 问我若为成间阔,路经墟落苦嫌赊。 |
| 登门畴昔奉从容,婺越之间一水通。 今日江东无贺老,去年床下拜庞公。 旧来论议多遗落,新出传闻或异同。 已矣从谁判真赝,汗青连屋未施功。 |
| 坚甫神太清,不谓久流落。 别来二十载,论议转深博。 其中富所有,种道以文获。 铺张讲治乱,破若劲弩彉。 众人诮青衫,可笑俗眼薄。 兰筋隐瘦骨,垂耳受羁络。 拳挛喙拄地,过者无伯乐。 去蜀持底归,雄藁满坏橐。 朝辞玉垒关,暮上石櫃。 知子者云谁,独我怀抱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