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快读诗人七钜编,前身端合是逋仙。 村翁溪老开吟社,愧我犹撑上水船。 |
| 唐子能诗世一家,不矜纤巧翦天葩。 直闚六义追风雅,世上骚人谩苇麻。 |
| 读君百二十新篇,句句停匀字字妍。 秀似南风吹竹粉,润于春水湿花烟。 斯文贵盛看如此,前路飞腾谅果然。 东野长江寒到骨,一生憔悴岂关天。 |
| 江东释子多能诗,窗前树下如蝉嘶。 朝风暮月只自老,建安旧体谁攀跻。 唯师独慕陶彭泽,奇迹仍收王会稽。 此焉趣尚已不浅,更在措意摩云霓。 |
| 白杨宿草几离披,忽对遗编动永思。 棠棣先凋空浩叹,图书不展已多时。 岂惟独负游山约,何意重看送我诗。 今日山翁悲复喜,薛家门里有孤儿。 |
| 向来深夜快挥犀,不听清谈又许时。 净洗昏眸争呼烛,为君读尽一编诗。 |
| 炼句工深与味长,固知家学富青箱。 莫言一脔能尝鼎,更欲为余倾锦囊。 |
| 百首新诗句句妍,追还江左一千年。 春归池草难专美,冷入江枫称所传。 一字人知吟不到,八分我喜录成编。 西为所得真多矣,满箧今藏锦绣篇。 |
| 延年一印付闻孙,文采风流今尚存。 生长见闻诚叟里,交游唱和澹庵门。 苦思那有酸寒气,妙斩浑无斧鉴痕。 问子何为暗投璧,令吾端欲竖降旛。 |
| 十载文场未奏功,鹖冠一笑且舂容。 遥知横槊荻芦岸,海阔蛟鼍赴笔锋。 |
| 宋景文为工学问,贺方回亦擅诗歌。 半山人去东坡没,妙墨空嗟楯上磨。 |
| 榕叶青青荔子红,三山十寺粤王宫。 诵君好句浑如画,寄我清游梦想中。 |
| 少年耽句千篇在,老境忘言半偈无。 失喜因君还绝倒,但惊寒雀费隋珠。 |
| 江东诗老有徐郎,语带江西句子香。 秋月春花入牙颊,松风涧水出肝肠。 居仁衣钵新分似,吉甫波澜并取将。 岭表旧游君记否,荔枝林里折桄榔。 |
| 吾友苏子美,闻昔许君诗。 子美今下世,令人重嗟咨。 当其不得志,泥水蟠蛟螭。 未激西海流,安可气吐霓。 吴洲逢朱鳖,腹有百碧遗。 他时使我观,我观颜忸怩。 便欲焚笔砚,奈何难争驰。 |
| 圣朝中兴六十年,君家文武何联翩! 先王剑履冠麟阁,後嗣簪橐陪甘泉。 流传到君愈卓荦,投我千篇皆杰作。 未分玉帐万貔貅,且擅诗人一丘壑。 尔来士气日靡靡,文章光焰伏不起。 君今已似骥千云,更看他年鲲击水。 |
| 出门何许会初心,家有师儒是学林。 画古更因金印伟,书丛方称锦堂深。 朱橙荐酒随冬蟹,翠蔓披墙引暮禽。 每幸酸鹹得同嗜,可令倾耳阙韶音。 |
| 邸报议麟经,卜书目羲易。 曲学暂雺噎,日月岂终蚀。 陶翁诗百篇,优造雅颂哉。 九原不容作,妙意渠能测。 今君语析尘,指示了皂白。 定知泚笔人,斜川旧仙伯。 毫厘无余蕴,领览饱新得。 言下悟未师,吟边识圆泽。 |
| 渊明黄杰气,不减运甓翁。 漫仕径拂衣,高枕北窗风。 平生经世意,萧然诗卷中。 卯金纳大麓,正自窍鈇雄。 妖雏自取死,遽敢贪天功。 斯文未斲丧,吾道聊污隆。 把菊得沉醉,直气敛长虹。 区区记隐德,史笔殊未公。 |
| 夙昔诵佳句,跂予慕高风。 何意忧艰馀,邂逅此相逢。 群初应府辟,捧檄来自东。 引车穷檐下,眷然顾微躬。 姿表穆以秀,纯德信内充。 乃知文章作,中与性情通。 煌煌新诗章,垂光照昏蒙。 启椟挹荆璞,引莛撞景钟。 高篇屡云阕,远思殊未终。 譬如巧琴师,哀弹发丝桐。 中有冲淡意,要以心志穷。 顾惟昧者听,莫辨徵与宫。 安得牙旷手,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