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几年诗骨雪槎牙。 痼烟霞。 老生涯。 五十八翁,堪喜亦堪嗟。 忽忆香山居士语,还失笑,较争些。 荒寒梅坞月横斜。 短篱遮。 野人家。 枝北枝南,须有两三花。 紧闭竹门传语客,那得暇,尽由他。 |
| 梅花清入梦,诗骨定非常。 半树原遮藓,无风也自香。 篮舆冲暮雪,茅舍带晨霜。 傍竹依松处,无心肯向阳。 |
| 东阳诗骨瘦,南浦别魂销。 |
| 诗骨梅花瘦,归心江水流。 |
| 风月藏诗骨,流离赋病骸。 不禁一饱死,空遗百生怀。 树秀天通陇,山娇客语淮。 壁间无半偈,无乃望君崖。 |
| 甲辰迤逦至今年,药灶殊劳日夕煎。 血气任他销与铄,向来诗骨已成仙。 |
| 一捧寂寞几秋风,云断洲空忆老龙。 湖海刘郎诗骨冷,乾淳余响寄孤松。 |
| 草草庵居绝似僧,不同劣有发鬅鬙。 空山一夜雷驱雨,老屋四围云拥灯。 诗骨瘦来人似鹤,书幐懒去字如蝇。 开门桃李俱尘土,春到园林曾不曾。 |
| 老面临高不畏风,尘寰一变蕊珠宫。 骤难金碧茅茨别,预喜蝗螟瘴疠空。 至洁独凝群物表,太和元在极寒中。 绝怜诗骨能禁许,惟有梅梢肖此翁。 |
| 云埋莎径閒看竹,瀑煮松风旋作茶。 山骨未如诗骨瘦,涧声欲乱语声哗。 相逢杯有友名玉,所恨坐无人姓车。 至手新诗遣谁写,惊鸦栖壁落枯槎。 |
| 黄冠野服随孤鹤,竹迳松冈共往还。 不肯避人当道笋,相看如客对门山。 穷居作计未为左,造物於吾本不悭。 径扫石床供画寝,自怜诗骨尚坚顽。 |
| 古墓年深草树荒,石人石马卧斜阳。 争如湖上逋仙冢,诗骨埋云万古香。 |
| 去此十三秋,重来雪满头。 镜颜加老丑,诗骨带穷愁。 鸟语新晴树,人寻旧倚楼。 藏春门下客,一半落出丘。 |
| 地僻人稀到,山寒水欲冰。 闻钟知有寺,见犬不逢僧。 断垅森乔木,颓檐挂古藤。 斜阳照孤影,诗骨瘦崚嶒。 |
| 宅上愁云吹不散,桂林诗骨葬云根。 满楼山色供邻里,一洞松声付子孙。 甘露施衣封泪点,秘书取集印苔痕。 吟魂醉魄归何处,御水呜呜夜绕门。 |
| 春来生怕恼吟魂,不待春来便出村。 诗骨瘦来山并耸,酒肠宽去海都吞。 板桥晴雪梅花路,茅店东风竹叶尊。 囊底青蚨有三百,未甘骑马傍人门。 |
| 岁月飘流,故人相望如箕斗。 畔愁千首。 诗骨能清瘦。 白日昆鸟弦,同看春风手。 君知否。 袖痕别后。 犹有临歧酒。 |
| 槎牙诗骨等梅臞,试启青铜失故吾。 啖蔗只应佳境近,解袍那想故人无。 推排景物归吟卷,安顿江山入画图。 只此可堪供洗计,底须舍瑟学齐竽。 |
| 箨粉飘零干拂檐,午阴比似旧时添。 栖留薄雾生秋意,勾引清风涤夏炎。 弱质自同诗骨瘦,新竿也学舞腰纖。 丁宁养就化龙杖,休劈轻丝织绣帘。 |
| 七年客里度初生,诗骨依然只鹤形。 梅亦清臞须却白,吾将潦倒鬓还青。 愧无德可书银管,幸有酒堪储玉瓶。 一点灵台尘不滓,何消修炼勘黄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