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精吏道,不肯失民心。 但饮邻墙井,犹偿月俸金。 举家惟菜味,附邑更棠阴。 久弄周昌印,临文勿太深。 |
歙州江见底,录事亦如之。 休吏早封印,访僧閒著棋。 旧鞍羸马出,矮屋破帘垂。 行处与住处,官清人不知。 |
院高穷木盛,野极静无言。 险路通岩顶,香泉出石根。 微风飘磬韵,幽鸟啄苔痕。 常记相留夜,秋堂共听猿。 |
山居道是没空庭,不道诚斋敞更明。 万里青天元是水,半轮皎月忽成冰。 只今夏热已如此,若到秋高何似生。 玉兔素娥兼老子,三家一样雪鬅鬙。 |
笔端洒落谪仙人,况复曾同桂苑春。 一笑相逢端莫逆,门前洲渚正横陈。 |
兄弟同登年亦同,羡君墨妙更文工。 我惭潦倒头仍白,拟学韩豪一送穷。 |
了了八阵碛,巍巍三峡堂。 竹枝歌感慨,曲米醉淋浪。 今古英雄思,风流翰墨场。 公行秋水落,稳稳上瞿唐。 |
卧辙违吴会,开帆指蜀门。 江关自奇险,节制故雄尊。 一吐遐方气,勤宣圣主恩。 归来对宣室,献纳伫司存。 |
长安城头秋日黄,长安道上秋风凉。 游子念亲从定起,一衲卷云归故乡。 七月八月吴楚路,十里五里东南疆。 遥知子母相见处,篱落黄花吹晚香。 我母今年六十四,千丈白发应沧浪。 石田茆屋归未得,西山几度明斜阳。 因送君行发深省,天地阔远愁茫茫。 他年相寻君勿忘,杨柳当门水满塘。 |
向来衮衮论风期,百年心事多好违。 君如荆石尚衷璞,我似野马初受羁。 射阳广阳水云屋,襄城邮城尘土衣。 挽眉作吏一不遂,丘壑付君未觉非。 |
池鱼千里磨蚁旋,人生出处俱可怜。 束书结邻晏溪侧,淮安一寤三十年。 积今成古阅飞电,我与昔人同此叹。 悲欢离合置勿论,且喜重逢各强健。 |
北风吹霜战林樾,菊花雕零梅未发。 留君无物供吟笔,一炷沉烟伴清绝。 骚人悲凄为摇落,舟挽不回仍此别。 还家试碾壑源春,何似卢郎三百月。 |
南渡诗流复数谁,为虞作乐只闻夔。 细看出胁穿心句,想见裁云画月时。 此集自应传异域,吾生还恨不同期。 先唐作者谁堪并,奴仆微之辈牧之。 |
奕奕宗祀,煌煌礼文。 高灵不堕,精意升闻。 熙事既毕,忽青青云。 敢拜明况,永清世氛。 |
为爱比邻好,诛茅试结庐。 地临平楚回,堂枕一峰孤。 乞予青霞佩,斟吾白玉腴。 行行对金马,谨莫戏侏儒。 |
客来唤我似诚斋,始晤行藏合打乖。 虽负江湖真格律,且赢土木伪形骸。 生来仕宦无多日,老去徉狂只少谐。 莫怪今朝欢喜极,被人题个好先牌。 |
客来读赋作雌蜺,平生朱闻衡说诗。 省中诗人官事了,狎鸥入梦心无机。 韵高落落悬甭月,铿锵妙语春冰裂。 一自长安识子云,三叹郢中无白雪。 范公萧爽思出尘,有客如此渠不贫。 堂堂五字作城守,平章劲敌君在口。 二公句法妙万夫,西罩来橐中藏鲁玙。 只今击乌棲曲,不愧当年驾鉴湖。 |
青峰高隆隆,赤县垂世世。 俯仰或百年,兴衰寄一字。 有人纪国勋,今日起天意。 父老欢不彻,衢歌传盛事。 |
至诚动天,中贯三极。 堂堂南阳,继以魏国。 山岳鼎震,江河釜溢。 群生失宁,乃见人杰。 大义既信,人纪复植。 于晦冥中,揭以日月。 操固汉贼,敌祝宋祜。 万段之磔,吾耻未涤。 不共戴履,矧肯屈膝。 祁山屡却,淮陇迭出。 非不拙沮,之死靡易。 我观史册,二公与匹。 功虽不同,心则如一。 隆兴至今,耳目尚及。 遗墨之宝,已若尺... |
流年流矢亦争如,不觉春秋四十余。 凤阙有恩殊未报,麟台无德岂堪书。 眼前侥倖将何称,身外贪求本自疏。 唯拟从今作闲计,白云深处买山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