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大道本来无形,安得这般面觜。 是你不合带来,只得任他赞毁。 三分似人,七分似鬼。 不是骷髅,不是傀儡。 这个是第几个身,这个是第几个你。 有人更问如何,向道剑去久矣。 三尺浪高鱼化龙,痴人犹戽夜塘水。 |
| 珠楼曲曲贮仙娃,一带风窗十里沙。 记得中和门外路,女墙东去是他家。 |
| 那似岐周有篆铭,雨淋青处土花生。 山灵休遣音声起,零落吴侬厌见兵。 |
| 汉江秋净石粼粼,黄鹤楼高不见尘。 今日楼台归劫火,眼中犹聚上楼人。 |
| 万瓦如鳞绣作堆,别山重见秃翁来。 晴川阁下南条水,一日同君荡几回。 |
| 忽闻樵客语,暂慰野人心。 幽径芳兰密,闲庭秀木深。 麇麚来涧底,凫鹄遍川浔。 谁念沧溟上,归欤起叹音。 |
| 端平元年初复古,欢喜群生脱危阻。 蚕香麦熟喧里闾,蒲糁艾花照樽俎。 我本宜俗俗不宜,未学痴儿蝇虎。 朝来一撤既济户,此时欣然对端午。 |
| 涧水流如活水晶,道傍一语唤人醒。 山林未必渠能说,说著山林便可听。 |
| 穷斯煎,饿厮吵。 父子不同途,大家相脱卯。 万顷湘江洗不清,无生曲调何时了。 |
| 鸣銮初幸代,旋盖欲横汾。 山尽千旗出,郊平五校分。 前林已暄景,后壑尚寒氛。 风送箫韶曲,花铺黼黻文。 盐梅推上宰,礼乐统中军。 献赋纡天札,飘飖飞白云。 |
| 硖路绕河汾,晴光拂曙氛。 笳吟中岭树,仗入半峰云。 顿觉山原尽,平看邑里分。 早行芳草迥,晚憩好风熏。 嘉颂推英宰,春游扈圣君。 共欣承睿渥,日月照天文。 |
| 武昌老人七十馀,手把庾令相问书。 自言少小学吹笛,早事曹王曾赏激。 往年镇戍到蕲州,楚山萧萧笛竹秋。 当时买材恣搜索,典却身上乌貂裘。 古苔苍苍封老节,石上孤生饱风雪。 商声五音随指发,水中龙应行云绝。 曾将黄鹤楼上吹,一声占尽秋江月。 如今老去语尤迟,音韵高低耳不知。 气力已微心尚在,时时一曲梦中吹。 |
| 忆自梁州入剑门,关山无处不消魂。 亚松托宿逢秋雨,小柏经行听晓猿。 当日只知悲客硌,归来终亦老江村。 吾儿生晚那知此,聊对青灯与细论。 |
| 一般奇怪弄精魂,猪蚬皆餐针戏吞。 未到空通渠地位,只当斋戒作沙门。 |
| 钵中滴水也难消,切莫贪他寺富饶。 留取大皮缠大树,腹围紧紧篾三条。 |
| 何意重关道,千年过圣皇。 幽林承睿泽,闲客见清光。 日御仙途远,山灵寿域长。 寒云入晋薄,春树隔汾香。 国佐同时雨,天文属岁阳。 从来汉家盛,未若此巡方。 |
| 秦地雄西夏,并州近北胡。 禹行山启路,舜在邑为都。 忽视寒暄隔,深思险易殊。 四时宗伯叙,六义宰臣铺。 征作宫常应,星环日每纡。 盛哉逢道合,良以致亨衢。 |
| 轩辕应顺动,力牧正趋陪。 道合殷为砺,时行楚有材。 省方西礼设,振旅北京回。 地理分中壤,天文照上台。 寒依汾谷去,春入晋郊来。 窃比康衢者,长歌仰大哉。 |
| 野桥随岸架,茅屋依林修。 木落吟霜狖,云晴舞雪鸥。 山屏当户列,瀑布入溪流。 只合樵歌唱,何因得蔡讴。 |
| 佛身无为,不堕诸数。 随机示现,应无所住。 如月行空,光照寰宇。 廓彻信心,庄严福聚。 记得先贤曾有言,皇天无亲,唯德是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