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经在天如日月,万事随时更故新。 江南丞相浮云坏,洛下先生宰木春。 孟喜何妨改师法,京房底处有门人。 旧喜读书今懒读,焚香阅世了闲身。 |
翻树鸦知旦,横空雁戒寒。 但欣苏肺渴,未暇议衣单。 粥鼎汤初沸,香篝火半残。 读书心渐嬾,顾影一长叹。 |
读书与磨剑,旦夕但忘疲。 傥若功名立,那愁变化迟。 尘从侵砚席,苔任满庭墀。 明代搜扬切,升沈莫问龟。 |
五陵豪侠笑为儒,将为儒生只读书。 看取不成投笔后,谢安功业复何如。 秦国金陵王气全,一龙正道始东迁。 兴亡竟不关人事,虚倚长淮五百年。 |
江天之南有一士,自称圣世无知子。 辛勤读书欲有为,平生未曾用一字。 憔悴而今白发翁,天地之间谁复似。 胸中却有最佳处,一息遨游三万里。 |
芝兰岂是为人香,浊世纷纷贵自藏。 闭户不求如意事,读书自得养心方。 卓然有见如参倚,操则常存勿助忘。 但使天根常活泼,小园花卉亦相羊。 |
闻道山居好,林深远俗情。 茶烟熏壁暗,萝月射窗明。 学稼修禾谱,栽花识药名。 无人觉幽隐,为有读书声。 |
幽人读书处,茅屋倚江开。 云抱长流去,山衔好日来。 |
雨声萧萧集庭树,雨气森森入窗户。 玉川茆屋久不葺,破漏无复施床处。 我於万事本悠悠,危坐读书忘百忧。 明朝秋水增三尺,且复沙边弄钓舟。 |
飕飕黄叶欲辞枝,况著霜风抵死吹。 投老难逢身健日,读书偏爱夜长时。 孤村月白闻衣杵,破灶烟青煮芋糜。 不是用心希陋巷,为儒自合耐寒饥。 |
萧萧白发濯洽浪,剡曲西南一草堂。 饮水读书贫亦乐,杜门养病老何伤。 已成五亩扶犁叟,谁记三朝执戟郎! 正似篱边数枝菊,岁残犹复耐冰霜。 |
丽谯听尽短长更,幽梦无端故不成。 寒雨似从心上滴,孤灯偏向枕边明。 读书有味身忘老,报国无期涕每倾。 敢为衰残便虚死,誓先邻曲事春耕。 |
美人自刎乌江岸,战火曾烧赤壁山,将军空老玉门关。 伤心秦汉,生民涂炭,读书人一声长叹! |
拜赐明时散吏名,头衔字字敌冰清。 读书有味聊忘老,赋禄无多亦代耕。 笠泽蓴鲈秋向晚,缑山笙鹤月微明。 人间乐事今真得,莫恨摧颓白发生。 |
东村水车声未已,西村阿童唤牛起。 麦晴欲稳天更寒,雾雨萧萧熟梅子。 读书窗下少人知,绿阴幽草胜花时。 一声娅姹复娅姹,时有黄鹂来去飞。 |
凤池初下陟孱颜,虎寺重游启旧关。 金钺传呼投钓渚,宝天辉映读书山。 卧龙昔日曾三顾,辽鹤千年始一还。 应为苍生须再起,草堂萝幄讵容闲。 |
野寺山家两寂然,小窗下有白头禅。 微风不动炉烟直,永日方中树影圆。 隐几读书长竟夕,闭门觅句可忘年。 幸无驷马高车客,触忤幽人到眼边。 |
透窗穿竹住还移,万类俱闲始见伊。 难把寸光藏暗室,自持孤影助明时。 空庭散逐金风起,乱叶争投玉露垂。 后代儒生懒收拾,夜深飞过读书帷。 |
一裘一葛一纶巾,包裹父生师教身。 不见分毫裨世界,空遗八十有年人。 老无闻道安可死,间得读书惟一贫。 四万八千毛孔裹,从头看得总皆仁。 |
长风永夜搅青冥,晓起寒光乱眼凝。 回旋舞空端入画,飘萧着水自成冰。 松篁被练三千士,冈阜瑶台十二层。 茆舍倍添薪火费,只因无事读书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