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六代烟尘息,千年象教尊。 衣冠悲故里,聚落见荒村。 |
| 秋鏁烟岚日未曦,道情欲话老僧期。 旋烹茶竃心先喜,摇撼松风睡思迟。 鹤唳九霄堪入画,云平三界化无私。 真宗象教非虚说,对境成空是我师。 |
| 积石横成岭,行杨密映门。 人声隐林杪,僧舍遶云根。 顿摄尘缘尽,方知象教尊。 只应羊叔子,名字与山存。 |
| 王公大人,天下具瞻。 轻流薄习,重损威严。 此尚未了,彼安能兼。 非唯失道,又复起贪。 顶戴儒冠,心存象教。 本图心宁,复使心闹。 譬如生子,当求克肖。 不教义方,教之窃盗。 |
| 铜官山下梵坊欹,谁为昭明太子悲。 鹤去不归松下柱,龟埋空负草间碑。 谁言象教无销歇,自剖鸿蒙有乱离。 独倚倾墙望淮水,残僧绝影立移时。 |
| 江流出岷蜀,万折东南倾。 兹山若巨舫,势欲扼沧溟。 天高象教尊,海岳朝百灵。 云水渺四极,下上涵日星。 朱甍倚霄汉,倒影鱼龙惊。 重游十年旧,挂席鸥鸟轻。 维扬魏公幕,回首剑戟明。 行都望北固,铁瓮高峥嵘。 孤舟系烟月,六尺僧窗横。 印师支远俦,静对如风铃。 旷怀怜此翁,得法世虑平。 尘劳霜发秃,风月冰壶清。 乞诗写崖壁,... |
| 平生不喜佛,喜听念佛声。 大都止六字,三诵有馀音。 唱偈类哀切,和声等低平。 蝉联未肯已,绵弱殆不胜。 馁息僅相属,柔吭时一鸣。 听兹颓阘韵,生我寂灭情。 坐令喧竞中,便欲无所争。 乃知象教意,妙觉在声闻。 俗人不解此,梵教杂歌行。 敲铿鼓笛奏,真与郑卫并。 能令妇女悦,未必佛者听。 |
| 西偏颜乐园,屋角接圣境。 想当坐忘时,聪明尽黜屏。 上植松数株,下种麻千顷。 蛛网结秋丝,绵密藏废井。 东连胜果寺,元此诞庄颍。 象教剥床肤,所事终不永。 兴亡有定在,虽帝不可请。 缅想书云时,五色垂灿炳。 三家浚深井,录讫水亦冷。 卓卓正宪祠,蒸尝犹定省。 金縢宗老心,复辟直要领。 照影吊伯禽,抱渴空望绠。 |
| 东峰峨龙头,西岭掉其尾。 蜿蜒藏爪鬣,云卧久未起。 谁凭象教力,挂腹千柱启。 重天飞铁凤,宝地按金指。 於今几百年,松柏合抱峙。 悄无车马尘,一径渺云水。 我来亦何事,蜡屐自游徙。 赞公好禅伯,道俗共欢喜。 浮云本无心,锡杖聊壁倚。 借问此山名,其实安所止。 答云苍岑顶,万觞涌清泚。 伊何司蓄泄,神物宜在此。 又言干戈际,... |
| 术业虽不同,于道俱有得。 师为方外游,声价已籍籍。 象教久衰微,赖师振业席。 炉鞴与钳锤,信有弥天力。 |
| ... 厚疑接坤轴,高欲窥帝关。 太平严梵刹,华屋罗千间。 向来劫烧灰,旧观初未还。 象教岂易灭,佛力不可扳。 风雷运梁栋,斤斧勤输般。 会见落成日,千门响铜环。 山僧肯分甘,我亦诛茅菅。 人生少会心,胜处天所悭。 |
| ...疑海眼近,寒入山骨坚。 涧草摇秋晖,谷花发春妍。 其间地布金,到处题标璇。 大哉象教尊,俨若螺髻仙。 巍巍南宗柏,湛湛西方莲。 总持包万法,卓荦栖群贤。 慈心鬼神仰,显迹今古传。 远令千圣境,容此一席颛。 我昔宿命通,曾结它生缘。 尝闻祖师隐,上应帝释躔。 清宵珠石陨,白浪星湖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