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贯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山林》

    长林翳空谷,兹惟群材府。
    石路险且跻,不为斧斤取。
    火云无时蒸,众叶朝自雨。
    仰视不见末,飞鸟安得度。
    下有灵药草,其品难记数。
    骈然花实繁,红紫贯四序。
    霜风落橡栗,投掷地{尴监换虫}怒。
    过岭林更深,欲前防猛虎。
  • 2
    [宋]

    《谢赵庐州送淮白》

    淮源千古贯中州,南北分来九十秋。
    欲放此鳞归纵壑,要留佳瑞入王舟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会居易斋分韵》

    君子何乐胥,清夜以文会。
    篇章各纷拏,锦组贯珠贝。
    高谭生清风,石齿漱湍濑。
    安得楼兰肉,充庖余炙脍。
  • 4
    [元]

    《行香子 行化》

    遇行缘,逢知友。
    法水浇心,滴滴灵明透。
    收在炉中无外走。
    二气升腾,颠倒祥辉凑。
    贯泥丸,通肘后。
    昼夜殷勤,不许纤毫漏。
    夺得玄珠呈好手。
    云步青霄,大道方成就。
  • 5
    [宋]

    《次归耕堂稀字韵》

    精忠贯日古来稀,帷幄从容扈六飞。
    风虎云龙方际会,故乡未许我公归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岁寒知松柏》

    松柏天生独,青青贯四时。
    心藏後凋节,岁有大寒知。
    惨淡冰霜晚,轮囷涧壑姿。
    或容蝼蚁穴,未见斧斤迟。
    摇落千秋静,婆娑万籁悲。
    郑公扶贞观,已不见封彝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病起览镜二首》

    览镜忽自问,何方一病翁。
    生涯管城外,本贯醉乡中。
    笔砚今都废,尊罍久屡空。
    又将数茎雪,憔悴见西风。
  • 8
    [宋]

    《上杜相三首》

    天扶昌代得忠良,坐以材谋镇庙堂。
    万里声名开学校,四方根本劝农桑。
    从容贤路通江海,慷慨公心贯雪霜。
    谦让黑辕归太早,空令终古爱余芳。
  • 9
    [宋]

    《西园十咏·翠柏亭》

    众林坠黄叶,皴皮抱翠枝。
    自然根性在,不为雪霜移。
    灵润承多露,清阴贯四时。
    婆娑岁寒意,每到坐迟迟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用元韵答载簿》

    绿衣随宦牒,彩服侍安车。
    问齿君方壮,论才我不如。
    清新哦五字,博洽贯群书。
    尚肯求龙尾,容交华子鱼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读少陵近体诗》

    少陵近体诗,其间备众体。
    链语发英华,立意为根柢。
    如击常山蛇,应处贯首尾。
    今人一体看,而不究其理。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留别王掾元胥》

    之子贯东牟,青衫试宦游。
    颠非小贺比,爽自阿戎流。
    未即芸香拜,俄先瓜戍秋。
    孤蓬别夜思,霜月满沧洲。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《鹧鸪天·月□金□□□□》

    月金。
    素娥何事下天衢。
    翩翩舞袖穿花蝶,宛转歌喉贯索珠。
    帘翡翠,枕珊瑚。
    锦衾冰簟象床铺。
    春光九十羊城景,百紫千红总不如。
  • 14
    [唐]

    《和乐天秋凉闲卧》

    暑退人体轻,雨馀天色改。
    荷珠贯索断,竹粉残妆在。
    高僧扫室请,逸客登楼待。
    槐柳渐萧疏,闲门少光彩。
  • 15
    [宋]

    《梅圣俞挽歌二首》

    兵形穷胜负,史法贯兴衰。
    落落虽殊众,恂恂不迕时。
    位卑名自重,才大命须奇。
    世俗那能识,伤嗟止为诗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张昌言喜雨》

    千里黄流失故居,年来赤地到青徐。
    遥闻争诵十行语,无异亲巡六尺舆。
    精贯天人一言足,云兴岳渎万灵趋。
    爱君谁似元和老,贺雨诗成即谏书。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望江南/忆江南》

    丹往右,四转运行阴。
    逢六闭藏阳户气,玉关泉透合丁壬。
    龟戏任浮沉。
    时出入,无碍贯他心。
    游戏神通常出面,圆光周匝绕千寻。
    寒暑不相侵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望江南/忆江南》

    丹已返,四转运行阴。
    逢六闭藏阳户气,三关全透合丁壬。
    龟游任浮沉。
    时出入,无碍贯他心。
    游戏神通常出面,圆光周匝绕千寻。
    寒暑不相侵。
  • 19
    [宋]

    《礼宝峰马大师塔》

    舌贯鼻端,牛行虎视。
    祗者形模,转增聋戾。
    万丈寒潭兮泐水无波,千仞宝山兮浮图销翠,八十四人兮犹居学地。
  • 20
    [宋]

    《天津感事二十六首》

    谁引长河贯洛城,銮舆东去此为轻。
    洪涛不服天津束,日夜奔腾作怒声。
相关字典
相关词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