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佩环声认腰肢软。 风里麝熏知近远。 此身常羡玉妆台,得见晓来梳画面。 回廊几步通深院。 一桁绣衣帘不卷。 酒阑歌罢欲黄昏,肠断归巢双燕燕。 |
| 小桃初谢。 双燕还来也。 记得年时寒食下。 紫陌青门游冶。 楚城满目春华。 可堪游子思家。 惟有夜来归梦,不知身在天涯。 |
| 嫣然何啻千金价。 意远态闲难入画。 更无方便只尊前,说尽牵情多少话。 别来乐事经春罢。 枉度佳春抛好夜。 如今触绪易销魂,最是不堪风月下。 |
| 午醉厌厌醒自晚,鸳鸯春梦初惊。 闲花深院听啼莺。 斜阳如有意,偏傍小窗明。 莫倚雕阑怀往事,吴山楚水纵横。 多情人奈物无情。 闲愁朝复暮,相应两潮生。 |
| 我昔官房子,长怀忠穆贤。 里无行马第,山有卧牛阡。 当代三公後,维君五福全。 桐棺远归祔,追旧几潸然。 |
| 西庵松竹深,薄暮更微雨。 山禽不畏人,嘲哳方对语。 而余倦宦者,罢日今可数。 京邑夙所怀,其如恶尘土。 行复念斯游,回头怅何许。 |
| 只履西归远,何年此布金。 地寒苍桧老,岁宴白云阴。 烧隔溪冰断,樵穿径雪深。 祖心无处问,俗驾晚駸駸。 |
| 渊明不乐仕,解组归柴桑。 遡风北窗下,坦腹傲羲皇。 储粟既屡空,乞食何惶惶。 有身即大患,斯语闻伯阳。 顾我亦多忤,丘樊思退藏。 慙无辟粒术,圭勺耗官仓。 |
| 尚识历阳道,依然西照间。 风烟石碛戍,林麓楚王山。 隔水一凝伫,当年百往还。 谁怜跃马客,衰病再投闲。 |
| 银钓入木揜锺王,拂眼清风识楚狂。 淮海京尘两流落,与君大是觉身妨。 |
| 鸦背夕阳山映断,绿杨风扫津亭。 月生河影带疏星。 青松巢白鸟,深竹逗流萤。 隔水彩舟然绛蜡,碧窗想见娉婷。 浴兰熏麝助芳馨。 湘弦弹未半,凄怨不堪听。 |
| 白也遭时网,临年放夜郎。 何妨去物远,当道横豺狼。 |
| 朝来著眼沙头认。 五两竿摇风色顺。 佳期学取弄潮儿,人纵无情潮有信。 纷纷花雨红成阵。 冷酒青梅寒食近。 漫将江水比闲愁,水尽江头愁不尽。 |
| 南浦维舟访,东堂抵榻眠。 後期犹指日,轻别遂终天。 墨妙今初贵,诗鸣久已传。 清风知未坠,诸子更翩翩。 |
| 已矣知无憾,贤愚共此途。 白驹驰白日,黄发掩黄垆。 和氏终还赵,干将不葬吴。 驽疴如可强,犹拟奠生刍。 |
| 何处经行特惘然,津头曾送木兰船。 桃花春水生前夜,杨柳秋风忆故年。 驿路尺书疑断绝,官仓斗米愧留连。 飘颻复作江湖计,从此长安是日边。 |
| 故国心驰北,扁舟计漫东。 寒生一夜雨,病涉两秋风。 落泊篱根叶,幽忧屋角虫。 何情悲节物,聊自况衰翁。 |
| 江转皖公山北流,萧闲人物美田畴。 一溪春水百家利,二顷夏秧千石收。 小市竹楼张酒旆,平桥松岛荫渔舟。 莫知农老何为者,几叶传封乐国侯。 |
| 明釭通夜语,累块写胸中。 水癖推刘令,书名浼鲁公。 忌猜悲廪鼠,逐热贱云鸿。 不乏佳山水,东南著两翁。 |
| 西戍夕阳晴,东城石镜明。 有山名八字,供作两眉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