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自我交贤子,逢人重此翁。 一门传义概,奕世积队功。 丘壑身夫恨,诗书道不穷。 定知编太史,高揜汉于公。 |
| 著鞭占得地头宽,高节心空立处端,多向渭川烟外望,这边风月少人看。 |
| 樗栎惭非梁栋材,自甘落拓困尘埃。 明公终日垂青眼,皓首穷年志欲灰。 |
| 天下文章老,为公地底铭。 平生怀道德,铺写若丹青。 蒲市一朝罢,洛人皆泪零。 嗟嗟庙堂贵,今以柏为庭。 |
| 镇抚西南众望倾,玉书天上辍持衡。 春风不觉岷山远,和气还从锦水生。 学舍却寻余教在,棠郊应喜旧阴成。 归来促召调炉冶,莫为儿童竹马迎。 |
| 峨峨陉土厚,自古葬贤人。 百尺不逢水,千年空闭春。 夜台埋琬琰,陇道刻骐驎。 西望缘缨泪,曾无幕府宾。 |
| 元佑多世臣。 公之德,由忠文。 岷有阜,江有源。 传是帖,存名门。 |
| 拂衣久欲求三径,窃食聊须把一麾。 世路贱贫从所好,老年胸臆固无奇。 樊笼偶得沧洲趣,芜纇难酬白雪辞。 督府繇来恩礼厚,每容商也与言时。 |
| 鲁公旌旆镇兹邦,曾奉樽罍佚老堂。 彩服过庭闻政术,缁衣传世见诗章。 斗龙门外波光绿,集凤台边柳色黄。 应感归欤形丽唱,故园春草满池塘。 |
| 沮徒民于中原,广好生于帝尧。 亦既三已,归而渔樵。 而书尺这间,造次不忘乎本朝。 此所以为中兴之大僚也。 |
| 才承宠诏联公鼎,便谒除书别帝阍。 万口一词歌盛德,四年三度福遐藩。 已为魁垒无双士,更入摩诃不二门。 应笑临邛病痟客,最先参见在江原。 |
| 不驾使车开汉关,不棲岩穴炼金丹。 岂无开径三人友,分著垂緌五寸冠。 |
| 坐饮太他犹自愧,谬跻秘殿益难安。 愿同野老嬉尧坏,长守先生苜蓿盘。 |
| 小径回环里许长,寒梅森列间疎篁。 路如古茧萦缪篆,身似轻烟缭印香。 九折坂中经蜀险,八盘岭上趁朝忙。 归来游戏通幽处,笑看危途九太行。 |
| 沥懇青规动帝心,秋曹月殿宠光深。 论思东序清间宴,偃息西昆翰墨林。 私第藏书皆有副,公庭种竹待成阴。 卧龙禁闼应非久,救旱还须起作霖。 |
| 龙门长恨晚方登,便以忘年接後生。 谈剧每容陪玉麈,饮豪常忆困金觥。 冰开御水春应绿,云破淮天月自明。 醉倒离筵听别曲,醒来犹尚记余声。 |
| 风旗冷落偏欺酒,众树芳菲欲并梅。 人意不知南亩望,只惊鸿鴈向川来。 |
| 公两登西掖,前后抗论数十疏,可谓刚且劲。 而扈卫江右,遭时不竞。 斯亦可以言命矣。 夫遗学所传,虽未足以尽乎平生,而亦足惟见其行已简敬也。 |
| 乡关交复亲,把酒且逡巡。 共上青云路,相看白发人。 有为须报国,无事即颐神。 故素几云在,风音莫厌频。 |
| 浅浅碧水平,青青稻苗长。 偏知楚客爱,白鹭飞下上。 |